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03: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4、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龟虽寿》(节选) 2、读一读,背一背

3、比较一下两首诗中的老人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收集描写老人的古诗。

9、《幼女词》教案

教学目标:

.

.

1、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其《幼女词》的原文及译文。 2、背诵这首诗。学习传统知识,树立榜样 重点与难点

1、背诵 ,树立榜样 学习资源: 课件、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几岁了?在你们这个年纪有的女孩已经会做许多事了,想知道吗? 1.学生交流

2.揭题《幼女词》。(板书诗题:幼女词) 3.学生齐读题目。 4.简介作者的小女儿。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幼女词》。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诗歌,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在做一件什么事儿。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与原文对照。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

.

4集体交流,了解《幼女词》大意。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讲七夕传说,学生谈感受。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幼女词》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幼女词》。 板书设计: 巧与拙 “巧” 学人

10、《陶者》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陶者》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

.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陶者》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陶者》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