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47: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四年级数学上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感受数感。 2.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模型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会正确数、读、写大数以及比较大数的大小。

3. 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问题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4. 通过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的发展史,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及特征,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

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十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在数数的活动中,直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知道计数单位“十万”与“万”的十进关系,感受大数的意义。

2.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数的过程,认识“万位”与“十万”意义上的区别,体会位值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一数,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一万和十万究竟有多大,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NO:1 月 日 教学程序 一、数一数,认一认 1、提问:关于万以内的数,你都学会了什么? 2、用幻灯片边演示计数单位模型边数数,先演示并数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引导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清晰地数出九万时,顺势提出“再添一万是多少”的问题,引出较大的计数单位“十万”。 二、拨一拨,数一数。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一个一个地数,从一万零三数到一万零一十、从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六数到十万;一千一千地数,从四万八千数到五万三千;一万一万地数,从七万数到十万。(学生独立完成) 2、再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怎样数的?教师追问:一万零九再添上1个是多少?你是怎样拨的?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后续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拨的? 3、这样的数数活动,你还有什么发现? 三、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十万呢? 1、一万有多大:引导学生回忆运动会上标准的跑道一圈是400米,并调查学生谁跑过400米,800米,当时感觉跑了多长时间,累不累等,帮助回忆生活中的经验。然后算一算400×25等于多少米,想象10000米有多长,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描述10000米的长度,并用电脑演示25圈,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感受一万是很大的数。 二次备课

2、十万有多大: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班级有多少人,再告诉学生学校平均每班的人数,全校的学生总数,回忆全校学生升国旗或做课间操时的情境,然后让学生算一算,全校的人数乘以多少大约是十万人?十万人大约相当于多少个我们学校的人数? 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国家体育场鸟巢的照片,再一次形象地感受十万有多大。 四、练一练 1、强化不同计算单位的直观模型,注意指导第二幅图,不是343. 2、最好每人一个计数器,提示学生边拨边数,手口一致。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特别是最后一小题。 3、帮助学生直观地体会位值概念。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每个“5”各表示什么?是怎样想的? 4、先组织学生数一数100张纸,再量一量,然后进行计算,注意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指导计算方法;最后组织学生交流,个性化地描述十万张纸的高度。此题也可以留作家庭作业,让学生把过程和结果写一写,画一画。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更大的数(认识数位顺序表及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计数器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体会十进位

值制计数法。

3、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了解个级

数(万以内的数)、万级数、亿级数具有同构的特征,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认识更大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实际操作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NO:2 月 日 教学程序 一、 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1、让学生说一说、读一读生活中的大数,感受更大的数的实际意义。教师依次出现教科书中三幅图,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大数可能是多少;也可以先出示数据,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大数可能指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让学生读一读这几个大数,对生活中更大的数有初步的感受。 2、引导学生结合第一节课对一万或十万的感知,说一说“人大约有十二万根头发”“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三十八万四千千米”中“十二万”和“三十八万四千”有多大,并告诉学生“六十九亿”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 3、组织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大数。可以先进行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依次说一说, 分享大数;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更大的数据,在全班进行交流,共同分享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大数。 二、数一数,想一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先拨计数器数数,复习“10个一万是十万”。然后边拨珠子边数数,十万十万地二次备课

数到九十万时,提问:再拨上1个珠子是多少?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表示一百万?一百万有多少个十万?使学生知道一百万就用计数器上百万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发现“10个十万是一百万”,体会“满十进1\2、当已经认识“一亿”后,让学生抽象地推理。可以提问:十个一亿是多少?你还想到 了什么?还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推测出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一十亿是一百亿,1O个一百亿是一千亿,感受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适当地介绍比千亿更大的计数单位、。此时,师生共同把计数单位“万”“十万” “百万”“千万”“亿”有顺序地排列,并追问:你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感受规律,体会 “满十进1”. 三、下面是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认一认,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1、先让学生:复习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每个学生独立思考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把教师发的表格填完整,自己尝试整理,完成数位顺序表。 2、提出自主学习任务:自己从右向左读几遍数位顺序表,然后认真观察、思考,你有什么发现?可以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发现简单的写一写。 3、组织全班交流,井注意两点:一是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鼓励,组织学生相互补充 与质疑;二是教师要适当地追问与理答,帮助学生简练语言,点拨与提升。 4、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计数单位、 数级之间的关系与特点。 四、练一练 第1题:注意要让学生填写后读一读。 第2题:练习时,可以依次出现每个图片,让学生先猜一猜,再出示答案。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提供大约一万、十万、一百万粒大米的实物,使体会活动更加生动鲜明。 第3题: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在数位顺序表中写数。 第4题:个别学生如果有困难,可以把这个数写在上题的表格里,再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人口普查(大数的读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

写数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大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切大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大数。 教学过程 NO:3 月 日 教学程序 .一、你能读出全国总人口数吗?北京、安徽、香港的呢? 1、谈话引入:你知道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在哪一年吗?谁知道我国的 总人口大约是多少?知道北京首都的人口吗?进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2、组织自主学习。依次出示北京、安徽、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图片,再出示文字表示 的数据,提出学习任务:我国的人口总数以及北京、安徽、香港人口数都很大,怎样读呢?让学生借助数位顺序表,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独立探索。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