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课整合模式探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6:44: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课整合模式探析

作者:刘妍等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第01期

纵观201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英语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教学模式统计

笔者结合参赛实例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整合的具体方式,一并将整合运用情况统计列于下图: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整合模式:展示型教学、操练式教学、任务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整台模式:辅助式整合模式、交互式整合模式、参与式整合模式。

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高中英语教学整合时,可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资源工具、交流工具。 课例片段展示 片段一:Baby language 山东省力城二中 L老师 ◆课程类型:网络环境教学 ◆整合点分析

1 导入新课:运用身体语言的图片和Flash导入新课。

整合,最: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身体语言的特征以及为“bodylanguage”下一个定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解决方法;教师利用网上两个简短的视频短片,分别是电影中法国人和日本人用身体语言表达“我爱你”的片段,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身体语言的特征,即不同的国家,表达同一个意思,具有不同的身体语言,同一个身体语言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意思。

2 学习新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学生分组收集资源,各小组展示所搜集的有关身体语言方面的资源,用英文进行介绍,各小组用英文解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对语言技能的应用及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整合点:让学生自主收集到更多、更丰富的资源。

解决方法: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丰富的有关身体语言的资源。

3 巩固练习: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身体语言的发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补充语言文化知识。

整合点:如何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身体语言。

解决方法:学生通过专题网页,了解更多不同国家的身体语言知识以及我国的身体语言发展情况等。

片段二:Nelso Mandela-amordern hero 南宁一中 S老师

◆课程类型:多媒体环境教学 ◆整合点分析

1 导入新课:引入问题“Who isNeison Mandela?”采取分组竞赛抢答的方式,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

整合点:将人物清晰地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解决方法:利用视频短片,展示这个人物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竞答更加激烈。

2 学习新知:展示英雄人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具备哪些英雄品格,引入新单词。 整合点:英雄人物的生动展示。

解决方法:用幻灯片展示英雄人物及他们的品格,避免英语单词学习的枯燥乏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能力拓展:对课文进行泛读和听读练习,抛出问题“What virtuemake a great man?”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连线,以检测学生阅读课文的情况。将听说读写同时运用在此环节,学生的感官都调动起来,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对新知的学习。 整合点:听读练习。

解决办法:利用音频软件让学生进行泛读和听读练习。 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比较分析 (一)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量

案例一:学习新知环节完成了知识能力的学习,学习新知、能力拓展、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对身体语言有所了解,实现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单位时间内各环节完的三维目标能力较完整。

案例二:导入新课和学习新知环节实现了知识能力目标,学习新知和能力拓展环节完成了过程方法目标,巩固练习环节实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单位时间内各环节完成的三维目标能力较完整。

(二)信息承载手段和信息特点匹配度

案例一:导人新课阶段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采用了Flash短片的形式引入,学习新知和能力拓展阶段的过程性知识的学习采用了网络教学,巩固练习阶段的控制性知识的学习采用了网络自主学习法。

案例二:导入新课阶段的过程性知识的学习采用短片引入及问题激发导人,学习新知阶段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采用了图片引入法,能力拓展环节的过程性知识的学习采用PPT展示问题,巩固练习阶段的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和控制性能力的形成未采用信息技术。 (三)学生情境学习的参与度

案例一: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学生回答问题的语音语调,教师进行定性评价,得出结论:在导人新课阶段100%学生参与,90%学生掌握;学习新知阶段100%参与,67%掌握;能力拓展阶段90%参与,20%掌握;巩固练习阶段80%参与,20%掌握。

案例二: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学生回答问题的语音语调,教师进行定性评价,得出结论:在导人新课阶段100%学生参与,50%学生掌握;学习新知阶段70%参与,30%掌握;能力拓展阶段70%参与,20%掌握;巩固练习阶段R0%参与,10%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