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ql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5:36: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于sql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_课程设计报告

一、实验题目

学生证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描述:设计一个学生证管理系统。实现下列功能: 1.录入某位学生的学生证信息

2.给定学号,查询某位学生的学生证信息; 3.给定班号,显示该班所有学生的学生证信息; 4.给定学号,修改该学生的学生证信息; 5.给定学号,删除该学生的学生证信息;

三、实验目的

数据库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实验达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同时,使学生的工作规范和科学作风得到培养。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独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实现程序的各项功能,得到正确的可执行程序,学会调试程序,对设计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

本实践课的主要目的:

1、掌握运用数据库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2、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3、掌握利用SQL Server 2000技术;

4、熟悉各种SQL语句及对数据库的访问方法。

四、实验要求

1.对各个系统进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 数据库设计分析阶段,进行详细的数据库需求分析,进行概念数据库的设计,画出数据库的E-R图(局部和整体E-R图)

3. 设计出详细的逻辑数据库结构,将各个实体和联系转化为相应的二维表即关系模式,指定各个关系的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并对各个关系的约束加以限定

4. 通过企业管理器或是查询分析器实现各个二维关系(建议最好用SQL代码实现),要求建立相关的索引

5. 根据系统功能需求设计相应的查询视图

6. 要求根据系统功能需求建立存储过程

7. 根据功能需求建立相应的触发器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8. 通过建立用户和权限分配实现数据库一定的安全性,考虑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五、实现思路

(一)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师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基础,要收集数据库所有用户的信息内容和处理要求,并加以规格化分析。这是最费时、最复杂的一步,但是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相当于待构建的数据库大厦的地基,它决定了以后各步设计的速度和质量。需求分析做的不好,可能会导致整个数据库设计返工重做。在分析用户需求时,要确保用户目标的一致性。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对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对原系统的了解,收集支持新系统的基础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具体地说,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包括下述三项。 1.调查分析用户活动

2.收集和分析需求数据,确定系统边界 3.编写系统分析报告 在本课程设计中,是对学生证的信息进行管理,学生证的信息不仅包括学生本身信息,也包括系别的信息及注册学生证的相关注册信息,因此本课程设计中要用到三个表,即学生信息表、系别信息表和学生证注册表。

对学生证信息的处理包括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及删除。

1.数据流图: 录入、修改、查询、删除 学生证 身份证明 学生 注册

2.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对系统中数据的详细描述,是各类数据结构和属性的清单。任何字典最主要的用途都是供人查阅不了解的条目的解释,数据字典的作用也正是在软件分析和设计过程中给人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

- 1 -

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没有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就不严格,然而没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也难于发挥作用。只有数据流图和对数据流图精确的定义放在一起,才能共同构成系统的规格说明。

我们采用卡片形式书写数据字典,每张卡片上保存描述一个数据元素的信息。这种做法较好的实现了上述要求,特别是更新修改起来很方便,能够单独处理每个数据元素的信息。每张卡片上包含的信息有:名字,描述,定义,位置。

(1)对学生信息的管理

编号 简述 输入 处理 1 名称 学生信息管理 维护学生信息的完整性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号、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 1. 新增学生信息的录入 2. 修改学生信息 3. 删除学生信息记录 4. 查询个人学生信息及班级学生信息 学生信息表 输出 (2)对系别信息的管理

编号 2 名称 系别信息管理 简述 维护系别信息的完整性

输入 系别名,班级号等 处理 1.新增系别信息的录入 2.修改系别信息 3.删除系别信息记录 4.查询系别信息 输出 系别信息表

(3)对学生证注册信息的管理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