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KaoYan萜类和挥发油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0:33: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七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名词解释

1.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2.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 3.挥发油 4.萜类化合物

5.酸值、酯值、皂化值 6.奥类化合物 二、填空题

1.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认为,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______衍变而来。 2.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认为,凡是由______衍生而来的成分统称为______萜类。 3.环烯醚萜为______的缩醛衍生物,分子都带有______键,属______衍生物。

4.根据结构,可将环烯醚萜类成分分为二大类,即______和______,分布较广的是______类,例如,玄参中的______苷,栀子中的______苷。

5.挥发油在低温条件下析出的固体成分俗称为______,例如______。 6.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化合物常采用______和______法。

7.龙脑又称______,俗名______。其左旋体主要得自______;其又旋______体存在于 挥发油中。合成品为______体。

8.挥发油应密闭于______色瓶中______温保存,以避免______的影响发生分解变质。

9.穿心莲含有多种______萜内酯,其中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冬凌草中主要成分是______,该成分属于______环

萜。

10.薄荷油来自______科植物,用作______药和______药。 三、选择题

1.罗勒烯经氧化后,可得到2分子HCHO、2分子CH3COCHO及1分子一羰基戊二醛,反应所用的氧化剂应是

A.KMnO4 B.H2O2 C.SeO2 D.O3

2.某一化学成分能使溴水褪色,能和顺丁烯二酸酐生成晶形加成物,该化合物中具有 A.羰基 B.共轭双键 C.环外双键 D.环内双键

3.在挥发油的高沸点馏份,含有一类可溶于强酸并能和三硝基苯生成兀络合物沉淀的化学成分,该成分可能是:

A.草酚酮类 B.奠类 C.环烯醚萜类 D.强心苷类

4.某一类化合物,甙键易被水解,能和Shear试剂产生特殊颜色反应,水解过程常产生各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该类化合物可能是:

A.强心甙

B.鞣酸甙 C.黄酮甙 D.环烯醚萜甙

5.采用分馏法分离下列挥发性成分,各成分馏出的先后顺序为: A.①一②一③一④①异戊醇 B.②一③—④一①②柠檬烯 C.④一②一③一①③薄荷醇 D.③一④一①一②④杜松烯

6.用硝酸银处理的硅胶作吸附剂,苯:无水乙醚(5:1)做洗脱剂,分离下列化合物,各成分流出的先后顺序为:

A.①一②一③ B.②一③一① C.③一②一① D.②一①一③

7.白豆蔻挥发油含有下列成分,用9%OV—17做固定相,程序升温法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各成分的保留时间顺序(小大)应为: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②一④一③一① C.①一②一④一③ D.①一③一②一④

8.上题中各成分用硅胶G薄层层析,用己烷做展开剂,各成分Rf值顺序应为: A.②>③>④>①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9.从艾叶油中分得一新的平喘有效成分IR(cm-1):3350,2970,2920,1640,1375,890,810。lHNMRδ(ppm):1.7(6H,S)1.95—2.6(5H,m),3.65(1H,S,加D2O消失)3.85(1H,m)4.6(2H,5.4(1H,m)该化合物可能的结构为:

10.用硅胶G薄层分离下列三种化合物,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正丙醇(45:45:4.5:4.5)展开,结果如图,欲使三种化合物较好分离,可采用:

A.提高展开剂极性

B.改用硅胶H---CMC薄层层析 C.改用中性氧化铝薄层层析 D.改用硝酸银硅胶络合薄层层析

11.某挥发性成分的13CNMR(半去偶)谱为:23.52(q),23.74(q),26.06(q),26.92(t),32.05(t),38.89(t),39.32(d),42.09(t),48.93(d),56.62(d),81.20(s),106.84(t),121.31(d),148.29(s),152.56(s)。该成分的结构应该是

12.地黄、玄参等中药在加工过程中易变黑,这的因为其中含有 A.鞣质酯苷 B.环烯醚萜苷 C.羟基香豆素苷 D.黄酮醇苷

13.分离单萜类的醛与酮最好的办法是 A.Girard试剂法 B.3.5二硝基苯肼法 C.亚硫酸氢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