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12:56: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高考生物总练习电子题库-第29讲知能演练强化闯关
1、(2017·高考海南卷)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解析:选A。南极冰藻由硅藻等多种藻类植物组成,故A错误;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磷虾数量减少,必将导致企鹅数量减少;-2~2℃范围内,随环境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2、(2017·高考大纲全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以下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选A。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所有的群落都具有。如草坪中地表动物和植被栖息动物的分布均属于分层现象。
3、(2017·高考山东卷)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互相依存,互惠互利”。以下存在共生关系的是() A、亲鸟与其雏鸟 B、豆科植物与链球菌 C、北极熊与海豹
D、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解析:选D。亲鸟与其雏鸟间的关系是种内关系;豆科植物与链球菌之间为种间关系,但二者没有构成共生关系;北极熊与海豹之间为种间关系,但二者也没有构成共生关系;牛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牛之间构成了共生关系,牛为这些细菌提供栖息的场所和营养物质,而这些细菌帮助牛消化摄取胃中的纤维素。
4、(2017·高考安徽卷)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表达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解析:选B。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表达;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其最初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旅游时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该岛屿上发生的初生演替为漫长的演替过程。
5、(2017·高考海南卷)关于群落演替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解析:选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在不断变化,故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次生演替的速度较原生演替的快;包括围湖造田在内的人类活动均影响群落的演替过程。
6、(2017·高考重庆卷)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以下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假设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mL,那么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表达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代表的类似。
解析:(1)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由甲种与乙种动物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推知甲与乙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单独培养时,
600只
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应该是C,那么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20 mL=30只/mL。 (2)①两种鱼分别分布在同一河流底部的不同位置,表达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这两种鱼属于“共存发展”的竞争关系,其种群数量变化应呈现“S”形曲线,但底栖鱼类处于较高营养级,其种间关系类似图中曲线D和E。②玻璃温室中的这两种食物相同的传粉昆虫,属于“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其种间关系类似图中的B和F。 答案:(1)出生率死亡率(两答案位置可互换)30只/mL (2)①D和E水平②B和F
1、以下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天目山上的所有的鹅掌楸 B、千岛湖中所有的藻类和鱼类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解析:选D。A项属于一定区域中的所有同种个体组成的种群;B项中的生物既不是同种生物,也不是该区城内的所有生物,因而B项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生物群落;C项中的枯树已不是生物,属于无机环境,和其上面的全部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小的生态系统;D项属于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
2、以下有关种群与群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不断增多
B、种群增长曲线为“J”形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度表示 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
解析:选C。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种群“J”形增长时,其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
由食物和栖息场所决定。
3、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解析:选A。竹林中的所有箭竹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林冠层栖息着鹰、杜鹃,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影响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
4、以下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解析:选A。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可以通过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来说明;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这个不能说明分层现象,因为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没有明显的层次;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和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是指一个种群中个体的性状不同而已,不是群落中不同种群的分层现象。
5、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假设干种群,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
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 D、群落丁
解析:选D。分析坐标图中的种群种类和各种种群密度可知,群落丁中的种群种类最多,且各种群密度适中,其抵抗力稳定性最高。
6、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B两种微藻,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分别利用其中磷元素的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略低于KB的环境中。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解析:选D。从图乙看出,在磷元素浓度低于KB的环境中,B微藻生长速率大于A微藻,所以,磷元素浓度低于KB时,B微藻利用磷元素大于A微藻。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略低于KB的环境中,两种微藻处于竞争状态,B竞争能力强于A,数量增多,A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