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7 7:51: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语文练习题
B.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C. 目尽青天怀念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D.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66.对苏轼生平叙述正确的是( ABD )。 A.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B. 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C. 苏轼晚年被贬官最远到杭州 D.苏轼对佛、道两教皆有深入研究
67.对《临江仙(夜归临皋)》中“何日忘却营营”,正确的说法是( D )。 A.指小人 B.指功名 C.指钱财等身外之物 D.喻为外物奔走 68.《金缕曲(赠梁汾)》中“德也狂生耳”中的“德”字,正确的解释为( A )。 A. 作者自称 B. 道德 C. 梁汾 D. 古代圣贤
69.《金缕曲(赠梁汾)》中“缁尘京国”中的“缁”字,正确的解释为( B )。 A. 兰色 B. 黑色 C. 繁华 D. 红色 70.《金缕曲(赠梁汾)》中“缁尘京国”一句的喻意是( C )。 A.红尘中的繁华国度 B. 首都中充满了高贵的人群 C. 充满世俗污浊的城市 D. 以上都不对
71.《金缕曲(赠梁汾)》句中有“青眼”二字,这一典故源于( D )。 A.杜甫 B.苏轼 C. 庄子 D. 阮籍
72.被誉为中国四大奇书的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 B )。 A. 《红楼梦》 B.《金瓶梅》 C.《儒林外史》 D.《封神演义》 73.《庄子·秋水》以“井蛙”、“夏虫”、“曲士”三个比喻,说明了( B )。 A. 大小之辩及其不确定性;
B. 认知判断总是受到生存环境的局限的道理; C. 庄子对生死的旷达态度; D. 井蛙、夏虫等生命短暂的可悲;
74.在《梵高的坟茔》中,范曾借梵高所张扬的艺术家精神是( A )。
13
大学语文练习题
A. 鄙视世俗,献身艺术 B. 转益多师,兼收并蓄 C. 隐退逍遥,自甘寂寞 D. 愤世嫉俗,不平则鸣 75.以高适为代表的一批唐代诗人被称为( D )。
A. 田园诗人 B. 爱国诗 C. 豪放诗人 D. 边塞诗人 76.《论语·侍坐篇》中,“吾与点也”中的与的确切解释是( B )。 A. 和 B. 同意 C. 给予 D. 连词,无意义 77.请找出没有错别字的( A B D )。
A.史无前例 感情融洽 B.声音洪亮 湮没不闻 C.肆业 烦恼 D.自顾不暇 咄咄逼人 78.下面正确的姓氏读音为( A B D )。 A.区(ōu) 仇(qíu) B.阚(Kàn) 瞿(qú) C.纪(Jì)邹(Zōu) D.鲍(Bào)乜(Nia) 79.读音正确的为(A B D )
A.果脯(guǒ fǔ) B. 绰号(chu? hào) C.呆板(ái bǎn) D. 差错(chā cu?)
80.下面属于南唐后主李煜作品的诗句是( ABD )。 A.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B.胭脂泪,相留醉。
C.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D.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81.下面对苏轼《定风波》理解正确的是( ABCD )。 A.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政治风雨的处置心态。 B.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的处置心态。 C.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 D.以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
四、简析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所提出问题
1.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14
大学语文练习题
金阙西厢扣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1)“楼阁玲珑五云起”写的是什么地方景象?
海上仙山蓬莱仙宫的景象 (2)诗中“汉家天子”指谁?
唐明皇
(3)此处用了什么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行动描写与肖像描写,前者如“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后者如“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2. 《 破阵子·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其作用如何?
“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众多意象秀美明丽,足见春色之娇人。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展示了古代少女的纯洁心灵。
(3)这首词下片历来备受推崇,许昂霄《词综偶评》中说:“(‘疑怪’三句)如闻香口,如见冶容。”请作简要赏析。
下片写青春少女的小故事。两个东西相邻的少女,在采桑小路上相遇。东邻女伴的笑容引起了西邻女子的疑问,以为是她昨晚作了好梦。问答中才知道原来是今天斗草赢了。“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观其形。“疑怪”两句通过观察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的生活细节,将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点到,与上片生气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笑从双脸生”一句特写,收束全篇。两个“笑”字,一写笑容晏晏之美,一写笑挂双脸之盛,写出采桑女子明快活泼、天真快乐的形象。 3. 《定风波》 苏 轼
15
大学语文练习题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⑴ 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麽人生态度?
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面对人生苦难之时,无喜无悲、荣辱皆忘、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⑵ 作者在词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生态度的?
词人写眼前景寓心中情;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同时还采用一语双关的手法,词中的“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指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全词将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日常生活小景中,令人领略不尽。
⑶ 上片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 上片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写出了苏轼面对自然风雨时的从容的心理感受,也写出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旷达和乐观,进而言之,这便是面对苦难时一种可贵的超脱精神。
4.正说着,只见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夹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到:“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瘀血的热毒散开,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向先时,心中也宽慰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有??。”刚说半句,便忙咽住,自悔说的话太急了,不觉红了脸,低下头来。
(1)通过什么描写刻画宝钗的形象的?
行动、语言、神态
(2)从宝钗送药的举动中反映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显示了她细致周全,既要表现自己又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复杂性格 (3)宝钗“点头叹道”的一番话包含了哪些意思? 一是劝宝玉改邪归正,从叛逆的道路上折转回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