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教学下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2:54: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语文教学下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四川省江油市小溪坝中学 范毅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坚持态度情感与知识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不能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烦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要重视教学评估情况的分析和反馈,以利于改进教学。新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内在特点对我们提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无论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历史的重任、时代的发展,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都呼唤着在中学生中切实提高语文素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水平。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课堂评价就是影响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与否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课题即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听课,对比分析等研究得出结论,对在教学中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为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一、语文课堂评价现状

谈起现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真的可以用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来形容,人人有看法,各个有观点,但真正的回想一下,却是大感困惑,究竟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好的呢?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几十年来我们语文课堂课型的变化吧。

我国语文学科从1903年单独设置至1919年,为近代语文教学时期,1919年至1949年,为近代语文教学时期。这两个时期语文教学过程有了长足发展,还引进了德国赫尔巴特、美国杜威、日本垣内松三读等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国内也出现了王森然、黎锦熙、叶圣陶、蒋伯潜等一大批教育家和他们的教育方法。他们共同特征是遵循了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完整分析,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激发师生共同的积极性,促进智力的发展。在教学的评估上都还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基本做到以学生为立足出发点。

解放初,全面学习苏联的经验,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至深。他的五段论教程重文学知识传授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考察历史,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过程理论主要发端于赫尔巴特的四段论教程模式,强化于凯洛夫和苏联文学教程理论。客观看,他们在教育史上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主要表现在:1.教学过程中缺少能力培养。2.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受这些教育理论的影响,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最早的课型是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记笔记,课后做作业,对学生的最高评价就是:听得细,记得多,做得好。对上课教师的最高评价就是:讲得透,讲得深,有条理。

后来一些教师很快就发现这种课型的弊病: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训练得太少。如果不练,分数就低了啊。于是,讲练结合成为课堂的新模式,甚至有的学校规定:每节课教师讲课不能超过多少多少分钟。那时对教师的最高评价就是:讲得精,练得多,有实效。对学生的最高评价就是:用时多,练得多,分数高。

后来,有识之士,尤其是社会各界人士对这种沉缅于题海战斗中的语文教学颇多否定。他们认为分数不是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一代青年连起码的人文精神都没有,这一代青年人认的就是分数和方块字,而方块字当中所包含的精神文化,他们毫无知觉,知之甚少。这可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的大事。所以语文课究竟要教什么?怎么教?这些话题一时间眼花缭乱。这才有了品味语言法,美文阅读法,再辅之以这两年最时尚的多媒体,一时间课堂上声色光影,音乐与读书声齐响,教师与学生讨论共鸣,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至少听课的教师不寂寞。

在这场热闹中,许多教师又患了一厢情愿的病。以为自己喜欢的,学生一定喜欢;自己明白的,学生也一定明白;而且扯住学生的头发使劲地往上拉;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剥夺了文字存在的空间。尤其是阅读课,美文阅读课,别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教师出了很多题目,牵着学生转,连学生可以自由思想的最后一块领地都占领了。从此,语文这一门功课就算是真正地死了。连课外阅读这一块地方教师也打着学习品读的牌子管理起来了,只怕以后的学生对祖国语文仅存的一点点好感也泯灭不见了。多年以后,只要一见到那些经典名著,他想起来的也许是被教师的践踏过的七零八碎的烂泥吧。当然也许过了考试,他这一辈子也不会去看这些名著。

在前面列举的这些课程当中,教师往往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思想的个体来看,我们自以为是教师,就以为自己有了主宰别人思想的权利。这明显是违背了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的要求,必然也会造成老师所不想看到的结果。所以调查时,现在中学生出现语文素养大幅下降,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成就感,且语文学科被学生列为最枯燥无味的学科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英语时,就不足为奇了。

二、新形势下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

1.新形势下语文课堂评价的要求和理论基础

要全面改变现有语文教学僵死的局面,必须全面改革教学评价。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把“育人”确立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评价必须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的未来,这也是教学评价的出路。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应该是评价一堂语文课的主体内容。学生学习的形式、学习过程、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效果是评价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核心内容。在学习形式方面,看学生是否都改变了以往那种被动、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看学生是否能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拓展创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方面,看学生是否全员、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师生、生生交流活动、质疑探究答疑活动。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重点从兴趣、思维、探索、个性、协作、习惯几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学习效果,则从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评价。首先看知识增长了吗?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语言积累与语感培养)达到了吗?学会了吗?再看能力目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能力得到增强了吗?得到发展了吗?情感方面,看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审美情趣得到培养了吗?某方面的情感增强了吗?人文素养提升了吗?学习兴趣提高了吗?爱学了吗?

2.课堂评价指导原则

(1)主体人文性原则,即以学生为评价主体,落实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2)发展性原则,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驱力;同时也促进语文教师的发展;

(3)全面性原则,即在评价的内容构成及评价的指标构成两个方面体现全面性,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过程性原则,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要贯穿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素养发展的全过程;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注重量与质的融合。 (6)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评价对象要分层、分时、分地的进行引导,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3.课堂评价变化的价值与作用 (1)社会价值与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相比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现代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为目的,以理解和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新的评价,考察的是如何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其核心是创造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在考察中它采用多角度的方式,通过学生、家长、同行、领导、专家等多方评议来综合考察,充分的照顾到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性。

(2)教师价值与作用

新的评价,不再只关心教学结果,而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师的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价。它重视考察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情感、教学科研、教学发展等众多内容,而且在教师的评价活动中,形式不拘,采用面对面的教师座谈形式、辩论形式、提问形式等进行研究、探讨有关对策,以鼓励、促进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艺术的发展。

(3)学生价值与作用

新的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它不再只关心成绩分数,而是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价。它重视考察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通过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增强了学好语文的信心,明确了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观察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克服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重知识熟记,轻学习策略;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的错误做法,养成踏踏实实的学习作风。

三、新课堂评价的策略方法

以前传统教学评价,主要依靠量化进行,而且整个评价过程,执教的教师和教学的主体──学生都是置于事外。实行开放的评价方式,就是要让评价的对象参与到整个评价过程中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语文教学评价的开放,可以运用以下方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