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词汇中量词的对比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36: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析汉日词汇中量词的对比

摘 要:表达数量概念的功能是由数词和量词共同承担的。无论哪国语言数词都可以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量词却不尽相同。所谓的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者动作数量的词。汉语中量词很丰富,但日语中就相对较少一些。日、汉中量词的不一一对应而导致语言学习中的困难、不便。 关键词:汉日词汇;量词;对比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220-01 一、量词概念差异 (一)日语中的量词

在现代日语中,原则上一个数词的后面必须要附加一个量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量词已经很少被用到。形成了日语量词的一词多用的搭配功能,使得专有量词的用法主见缩小其使用范围。比如日语中,“棹”的用法,在过去人们用细木棍等运送比较大的家具、物件等,因此使用“棹”来计量家里的立柜等大件家具。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使用“台”来代替这个量词。再如,从前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笠”的量词为“蓋”。随着“笠”从人们视线中的消失,其量词自身也就逐渐消失了。因此量词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发展变化。 (二)汉语中的量词

量词在汉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汉藏语言的独有特征。汉语的十一大词类中,除了量词之外,其他十类词都是汉语和印欧语系语言所共有的,只有量词是印欧语系语言的缺项。在汉语语法学的构建上,量词研究反应了汉语语法研究从语言共性向语言个性迈进的重大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昭示出汉语的一个重要的语言特征,完善了语法体系的整体框架。 二、使用方法差异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这不仅仅是因为汉语中的量词数量多,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代汉语的数量结构中,量词的使用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数词和所指的计量对象必须由量词来连接,构成“数词+量词+名词(num+cl+n)”的结构。这两个因素与几百个汉语量词与无数的计量对象的搭配组合,造成了汉语中量词复杂的使用情况。与汉语对应来看,日语作为同样有量词的语言,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其常用量词中大部分源于汉语,但日语所使用的量词系统与汉语的量词系统并非完全对应。 (一)对应量词 1、完全对应量词

汉日语中有一部分量词的意义及用法都是相同的,是完全可以通用的。例如:数笔画的“画”;数等级的“级”;数数字的“字”;数种类的“种(種)”;数成包东西的“包”;数机器的“台”;数镜子等扁平物体的“面”;数成箱东西的“箱”等等。

2、部分对应量词

日语语中有部分量词表示的意义及用法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各自不同的地方。例如:量词“回”,在汉日语中都既可以表示次数,还可以表示章回小说的章数。如:(汉)《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日)週に一回家へ帰る「紅楼夢」は全部で百二十回。但“回”在日语里还可用于数圈数,汉语里没有这种用法。如:(日)三回走り回った;(汉)跑了三圈。另外,日语和汉语里数次数的量词还有“度”、”遍”。如:(汉)两度公演,看了三遍。(日)二度公演した、三遍見た。汉语里还有量词“次”、“面”、“趟”等。 (二)不对应量词

同样一个汉字,同样都是量词,但在汉语和日语里的意义及用法却完全不同,这样的情况也不少见。量词“本”在日汉语中都存在。在日语中主要用来数航线、绳、杆、棒、针、笔、酒、头发、伞等细长的物品。而汉语里却用“跟”、“支”等数量词来数,如以上数量词在汉语里是一瓶罐头、两个灭火器、架设两座桥、三座塔、两本录像带。而“本”在汉语里则是用来数装订好的书、杂志等,如两本书,一本词典,三本杂志。日语里于此相对的量词却是“冊”、“部”,如本一冊,雑誌一冊。 三、教学方法的探究

中日两国语言和文字的联系使得日本人在学习量词的过程中有些便利之处。可以将汉语中的量词分为两大块:和日文量词使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