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8:31: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体验·感悟·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几点尝试》
想象力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是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必要条件。想象力的培养、开拓和应用是美术教育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利用音乐欣赏,启发对美术形象的想象。
音乐与绘画被称之为姊妹艺术,它们同出一源,都是表达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和抒情性,因而使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一些儿童感兴趣的歌曲旋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形象的感受中,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塑造美术形象。通过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的积累,只不过是给想象提供了原始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激趣展开想象。如教学《春天的色彩》一课,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欣赏表现春天的欢快的乐曲,再配上各种鸟欢快的叫声的录音带,同时放幻灯,出示春天的各种花草、树木、动物,让学生逐个认识,并要求学生说出每种花草树木及动物的名字、颜色、形状等。当然,还会有许多种花草树木及动物是幻灯片里没有的,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的形状什么样?启发学生根据以上的想象,自己组织画面,画出自己喜欢的表现春天的画面,看谁画的内容多,画面丰富、颜色漂亮。结果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创造性地表现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的画面,由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如在上《绘画游戏》一课时,我播放了热情欢快的民族音乐《金蛇狂舞》、深沉悲壮的交响乐《命运》、幽雅飘渺的《小夜曲》、疯狂激烈的霹雳舞曲等,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欣赏,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之中。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对每个音乐作品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我随着学生的点评进行跟绘画相联系的引导。最后,要求学生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用抽象的点、线、面、色彩来表达对该音乐的感受和联想。这样学生往往能创造出千姿百态、名具特色的画面。
二、利用文学品味,启发对美术情境的想象。
绘画与文字,同根孪生。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优美意境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所谓意境,就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情感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作家总是通过创造意境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也正是通过他创造的意境来感染读者、影响读者的。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和散文,都有各具特色的意境:或博大精深,或深邃幽美;或暗淡凄切,或明快愉悦;或雄浑悲壮,或清丽哀怨;或“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派生机,或是“古道西风瘦马”,满目凄凉……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名著,都能给学生一定的审美想象,让文学语言表现的形象呈现于读者想象的空间中,让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在头脑中产生,达到再造想象的目的。如文学作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就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各具特征的九种自然景物,从上而下、由远及近,勾勒出三组颇具美学韵味的画面,艺术的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立体美。学生由此展天联想,想象当时作者的心境、生活的环境及历史背景。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艺术创造。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丰子恺老先生写过一篇如诗如画的优美散文《山中避雨》,雨窗下悠悠的琴声,那伴着琴声的《渔光曲》,那雨中静静的小茶店,那拉琴的作者,唱歌的女孩……有屋,有景,有人,不正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水彩画”吗?让学生体会文中美伦美焕的情境,然后适时进行创作,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表现,它是诗与画的融合,既培养了孩子们对于文学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造型.表现的才能。又如:绘画日记用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对事物理解和感受,它融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主观地、艺术化地反映现实生活,也较好地体现了绘画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启发对美术空间的想象。
多媒体的运用能改变单纯的说教模式,给学生以新颖、形象、生动、直观的感觉,诱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学《多变的色彩》一课伊始,通过播放课件,出示一组图片欣赏,每张图片的图案色彩艳丽,不同的图片变化多样,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图片中图案色彩逐步渐变出现,使学生对课题有了很快的理解,创设了色彩多变练习的前提。当这一图片欣赏的导入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笑容,有的瞪大了眼睛,他们都对老师制作的美丽图片发出由衷赞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色彩构成绘制的情境之中,这时教师利用颗颗幼稚心灵的“愤悱”之情,将热切的情愫升华到理性,让学生由整体欣赏集中到颜色渐变这一局部审美之中,学生们看了议论纷纷,兴趣盎然,课堂
气氛十分活跃,谁都感觉到了色彩的千变万化的美丽。这时,我带着微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变的色彩》及混合练习。”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疑”中生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又如:在教《冷色与暖色》这一单元时,我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各种色彩浓缩在屏幕上,再配以音乐、声响、解说创设一种色彩情境,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畅游、想象。这样,在热烈、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将某一色彩与另一事物联想起来。如由蓝色联想到“晴朗的天空”、“碧蓝的大海”;由红色联想到“鲜艳的国旗”、“火红的枫叶”;由白色联想到“晶莹的雪花”、“飘动的白云”;由绿色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嫩绿的杨柳”等。 学生在斑斓的色彩世界中感受到自然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各类宣传媒体(如电视、报刊、书籍等)的参与,使学生头脑中贮存着丰富多彩的间接感性形象。教师在辅导创作时,应有意识的唤醒学生头脑中的间接感性形象。引导他们通过进行与创作主题有关的时间、空间和事物的想象,在头脑中萌生、重现一幅所要表现的主题画面。
四、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孩童时代的思维不受任何条条框框制约,是人一生中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如何保持“想象力”旺盛不至枯竭?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帮助学生大胆尝试,充分展开自由的想象并勇敢地进行表现,进而享受其中所带来的乐趣。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情感虽不同,但都有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要求,而想象意识,乃至创新意识就是在学生的自我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被打破而生气,更不能粗暴地制止学生的某种想法或行为。或许,这种“意外”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只要能够敏锐地抓住契机进而因势利导并因材施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 效果。曾有教育理论家批评:利用权威强迫性地将知识喷向学生,这只能溅到学生的外表,而不能渗透到他们的灵魂深处,且是压制儿童自发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原因之一。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民主、自由、极具想象氛围的学习空间,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全面而详细地了解将要描绘的事物,这是想象训练能够顺利展开的前提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