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3:44: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

【摘要】口头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中最常用的一种

表达方式,从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他们未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结合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训练,创设各种活动场景开展独白语言能力训练和会话语言能力训练,是小学阶段训练口头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形式;训练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理念明确地贯穿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之中,为我们的口语表达教学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若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达到与人正常交流的水平,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因素:健全的大脑、健全的神经系统和语言器官、对他人语言的学习和模仿的能力、与周围环境的语言交际活动以及个人的情感态度等。但现实生活中却总会出现表达不清和沟通不畅的现象,甚至因此造成误解。所以,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十分有必要

一是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教养对其语言技巧的影响,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口语训练计划。二是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口语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去运用和发展他们所学到的语言结构和形式。三是对学生强调说话的内容,而不是方法。四是通过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以及替代它的那些间接经验,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并要求他们练习用这些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他们的语言日臻完善。五是从复述回答问题再发展到独立发表演讲,从学习讨论教材再发展到自由讨论问题,从有教师指导的练习发展到独立发表见解。这些训练,教师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安排好。说话训练的方式、方法大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结合语文教学进行有目的性的说话训练 (一)利用阅读教学课进行训练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正确发音,指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掌握好语调、语气和语速,注意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训练学生说话时口齿清楚和恰当表达感情的良好习惯。通过复述方式培养学生用连贯语言有条理地口头叙事的能力 (二)结合写作教学课进行训练

在书面作文之前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不仅让学生在与教师面对面的发言中提升了敢于表达的勇气,还可以为学生积累一定的作文素材。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确定自己表达的中心,选好材料,安排好顺序,并运用恰当的词句表达

出来。这种有中心有条理的快速表达活动能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性、条理性、敏捷性和灵活性,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益,而且对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大有益处 二、运用各种方式加强说话训练

人们的日常语言活动按照信息传播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项传播的独白语言活动,如演讲、讲故事、致辞、做报告等;另一类是在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的双向或多向交流的会话语言活动,如谈话、采访、打电话、讨论等。我们可以根据条件创设下面的一些语言活动情境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

(一)独白语言能力的训练

这种语言活动是讲话人在公共场合单独面向听众进行的较长时间的讲话,比如演讲、讲故事、致辞等。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类似的活动?练学生的独白语言能力 1.演讲训练。这是独白语言活动中最高级的形式,可要求学生就本身感兴趣或近期的热点事件等话题发表见解。演讲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充分的材料、严密的逻辑顺序以及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演讲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演说阶段。准备阶段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确定演讲的目的;第二步,选择材料,明确观点和主张;第三步,组织好讲稿;第四步,熟记、背诵讲稿。演说阶段也包括四个步骤:一是掌握好讲话的声音;二是注意身体的姿势、表情和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