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全章导学案(共9课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8:56: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导学案

课题 11.1.1三角形的边 1、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学习目标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并了解按边的相等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3、理解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会初步应用来解决问题。 重难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导入新课 一、自学检查(检测)及展示: 1.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 , 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三条 , 相邻两边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 。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 。 2.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记作 。 3.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将三角形分为 和 。 按角分类,可将三角形分为 、 和 。 4、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做 ,另一边叫做 , 叫做顶角, 叫做底角。 5.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差 第三边。 二、主题探究及展示 1.如图,三角形的个数为 个,△ABE中AE的对角为 ,AD是△ACD中 的对边,CE是 和 的公共边。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它的周长为 。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 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3,b=7.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 5.某同学用长分别为5㎝,7㎝,9㎝,13㎝的四根木棒摆三角形(用其中三根木棒首尾顺次相接),每摆好一个后,拆开再摆,这样最多可摆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导学案

三、 课堂导练及展示 1、表示图中的三角形: 2、已知△ ABC的一个内角是130度,那它一定是 , 如果是56度呢? 3、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20㎝和30㎝,要想从下面的四根 木棒中选取一根,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应选取的是( ) A.10㎝ B.20㎝ C.50㎝ D.60㎝. 四、拓展提升及展示 用一条长为18㎝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个各边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是4㎝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五、课后小结及展示 六、课后作业(巩固练习)习题11.1—1,2题 七、下节课预学指导:预习4-5页 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 2、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八、导学感悟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导学案

课题 学习目标 重难点 导入新课 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1、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中体现出来的性质 2、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1.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工具准确画图 三角形角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区别,三角形的高与垂线的区别 2.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不同的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 一、自学检查(检测)及展示: 1.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高: B 2.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上的中线 3.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角的角平分线: A C A B A C B C 二、主题探究及展示 1.如图,在△ABC中,∠BAC=70°,AC=6㎝,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BAD=_______,BE是△ABC的中线,则AE=CE=______㎝,CF是△ABC的高,则∠______=∠_______=90°. 2.在△ABC中,∠C=90°,则AB边上的高是_______, AC边上的高是_______, BC边上的高是_______. 3.如图,AD为△ABC的角平分线,DE∥AB交AC与点E,若∠BAC=54°,则∠ADE=________. 三、 课堂导练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