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3:41: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

作者:何春阳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2年第06期

摘要:本文从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网络语言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办法四个方面进行了说明探讨,希望能给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语言文化大学生语言文化

毫无疑问,网络语言早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传播载体,那么,这种载体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会受到大学生的广泛欢迎,面对网络语言给大学生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又当怎么去引导与管理呢?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简单探讨,希望能得到学界更多的重视。 一、表现特点

网络语言跟随着网络的产生发展而兴起,其语言习惯同传统语言形式有很大区别,具有一定程度的生动、简洁、贴近生活的优点,深受网友的喜爱。网络语言一方面应用范围很广,另一方面自身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新造词语、自创英文、自创拼音、数字代码、符号叠加等等多种类型[1]。当互联网刚刚进入日常生活时,网络语言是无意识兴起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文字录入速度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地形成了特定的语言交流方式。在最近几年,网民有意创造网络语言的行为多了起来。 (一)具体表现行式为以下几个方面。

1.符号语言。应用简单的符号来表情达意,或者代替具体的文字,如用:)代表微笑,用:(代表难过等。这种表达符号最初源自日本的漫画,在网络中得到发展壮大。

2.数字语言。应用数字和数字的谐音来替代字词与句子,起到表达自己的目的。如最近较为流行的用“52013”表示“我爱你一生”,用“201314”代表“爱你一生一世”等等。此外如早已广为人所熟知的886、555等,都非常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互联网出现以前的文字意义。

3.字母语言。常用的方法是谐音法和缩写法,如V5代表威武,3Q代表Thankyou,OMG代表OH,My God等等。

(二)网络语言的具体内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层出不穷的新词。如用“鸭梨”表示压力,用“奥特曼”表示过时等等。网络语言一些是旧词有了新的含义,还有一些是网络上出现的新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普遍的错别字现象,使用汉字非常不规范,以致于初次接触网络语言的人往往不知所云,如用“神马”代表什么,用“童鞋”代表同学,用“灰机”代表飞机等等。

3.语法与传统语文语法有很大差别。网络语言的造句结构同传统语法差距非常大,数字、符号、外文、中文都混杂在一起使用,语序也不受任何规则限制。“……的说”、“……先”、“我表示……”、“善了个哉”等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4.语言使用粗俗化。当前,全国正在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情绪,往往会转移到网络中去,通过网络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这就致使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低级粗俗的语汇。虽然有关部门加以整治,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真空位置。

5.对新闻事件关注的集中化。一些网络红人或者新闻事件受到全体网民的关注,造就了一些与之有关的新词汇。如“伤不起”、“五道杠”、“我反正是信了”等等。 二、流行动因

(一)网络普及。网络语言的形成和泛化的第一基础乃是计算计软硬件的发展。网民以网络为载体,由外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和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合,表达出了独特的喜怒哀乐形式[2]。网络普及让网民数量呈几何级数上升,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五亿,是世界第一位。在网民职业结构的构成比例上,学生群体所占比例远较其余群体为高。约有三成以上的网民为学生,这其中在校大学生所占的比重又几乎是最高的。可以说,网民的激增在客观上推动了网络语言的发展。

(二)网络优势。网络语言的快速大范围传播,与网络语言的自身优势密不可分。第一,其语言形式形象、简洁、直观。第二、其用语时尚幽默。第三,其用语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网络语言深刻折射社会镜像的作用,能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满足情感需求。 随着网络进步,大学生阅读方式发生着深刻变革,多以快读、缩读、读图等轻松的方式实现着阅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疏离了纸质媒体而热衷于网络文学,这种长期的习惯造就了其对数字与图像文本的狂热及对网络语言的依赖和偏爱[3]。 三、深刻影响

如果一些带有英文字母、拼音、数字、符号、病句等内容的表达方式杂糅到语文当中来,成为正式的语言,接下来成为网民的通俗用法,相反的规范用语被排挤到边缘地位,这会给大学生的学习和语言交流带来深刻的影响,对于汉语的良性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一)一些难以固定的网络语言对大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网络语言因为更新变化非常快,往往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一些词汇的用法也较为模糊。网民对于同一个词汇的解释往往带有随意性,使得这个词汇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甚至多达十数种不同的解释。比如网民所熟知的“PS”,一般被认为是图像处理软件即Photo原shop的缩写,但是在另一些网民的用法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则包含了打印字体、政治科学、股价计算法则、分组交换等十余个义项。可见,虽然网络语言具备简洁的优点,但是意义是多变化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于大学生学习理解与应用汉语是不利的。

(二)过多的网络语言会干扰到正常教学。很多的学者担心网络语言能否造成汉语发展危机。学者说,网络语言虽则是汉语与网络相结合,对网络适应与让步所形成的结果,可是这同时让汉语本身变得碎片化、零乱化。长此以往,肯定会造成上网人群与不上网人群之间交流的隔阂。一些新型的衍生词汇让专门从事语言教学的专家教师都会觉得费解疑惑[4]。

(三)网络中存在的不文明因素遏制了大学生素质的发展。一些网络语言同现实中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相差甚远,给大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比如一部分低俗的网名、嘲讽辱骂他人的词语泛滥、不加修饰的粗话,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有,伴随网络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一些不利于国家社会建设的思想极大地影响到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如流行在西方的无政府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都会通过网络快速地发展传播。其中的一些无视语言规律的词汇表达方式,任意进行词汇创造的态度,改变曲解原意的传统,都通过网络渠道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强烈的冲击,影响到该群体整体素养的提升[5]。

(四)网络语言给大学生用字带来了不利影响。网络上的错字、怪字、不规范的句子层出不层,若不加以限制和规范,则很难纠正,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学生在考试时受到网络用语的影响而写错别字,这样只能给其自身带去麻烦。 四、规范引导

对于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交往中大量应用网络语言的现象,教育界有不小的争议,批评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褒扬者亦有之。我认为,对于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区别,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对大学生做适度地规范和引导调适。

(一)为大学生群体构建起规范的语言应用环境。如果想对网络语言应用进行规范,仅为其提供正确规范的语言使用办法与语言使用规则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有一部分网络语言被应用在媒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提供了使用不良语言的客观环境。我们只有把这种不良环境去除掉,消灭它的负面影响,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网络语言的不利效应。我国已经发布实施的国家语言文字法中有明确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用规范汉字和普通话进行课程讲授。应用汉语教材要符合汉语的标准规范[6]。新闻出版部署发布的出版物文字使用通知里规定:汉语出版物里,不允许出现随意添加的外文单词和字母缩写,不准颠倒词汇顺序或者生造含义不清楚的词语。同时,信息产业部对于网站的管理中也提到了不文明语言传播遏止的问题。作为学校,应当做好这一系列法律规章的宣传工作,更好地对大学生的学习以及汉语言规范使用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