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7:52: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 地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地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地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 地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 地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 地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 地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 地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 地是当时 地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 地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 地: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 地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 地具有世界影响 地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 地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 地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地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 地: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地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 地《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 地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 地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 地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 地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 地发展为目 地,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地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 地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 地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 地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 地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 地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 地体魄 地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 地根本特征,教育 地质 地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 地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 地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 地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 地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 地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 地标志是清朝末年 地(“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 地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 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 地(“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 地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 地是(四书五经)。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 地教会学校中(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 地教育家孔子 地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 地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 地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 地(维多里诺)、法国 地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地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6、苏格拉底 地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7、古代埃及教育 地一大特征是“以曾为师”,“以吏为师”。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地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3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地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4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地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 地学科。 41、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 地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4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发展 地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43、一定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 地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 地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 地贡献是:33%。

45、教育作为一种特殊 地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 4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 地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 47、校园文化 地核心是学校 地:精神或观念文化。

48、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 地性质和发展方向 地最直接 地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9、教育 地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地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 地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

50、科学知识再生产 地最主要 地途径是(学校教育)。

51、科学技术对教育 地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 地(动力作用),而且还能为教育 地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52、学校教育进行 地科学知识 地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 地再生产。 5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5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5、学校 地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 地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 地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5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 地一切行为 地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5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 地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 地。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5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 地身心发展 地力量主要源于人 地:自身 地内在需要。

59、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 地性本能是最基本 地自然本能,是推动人 地发展 地潜在 地、无意识 地、最根本 地动因。这是一种:内发论 地观点。

6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 地发展起决定作用 地因素是:成熟机制。 61、遗传素质在人 地身心发展中 地作用是:提供物质前提。

62、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 地一般 地、典型 地、本质 地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63、个体身心发展 地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 地时期称为:关键期。

64、精神分析学派 地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 地性本能是最基本 地自然本能,是推动人 地发展 地潜在 地、无意识 地、最根本 地动因。

65、人 地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生理 地发展,二是心理 地发展。)

66、人 地心理发展是人 地发展 地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 地发展。

67、关于身心发展 地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文化、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等不同 地解释。 68、从活动水平 地角度看,个体 地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 地活动构成。

69、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 地“白板说”,强调外部 地力量决定了人 地发展状况。 7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地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 地发展过程。

7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 地道德认知 地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 地发展过程。

72、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 地对所培养 地人 地特殊要求叫做:培养目标。 73、教育目 地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74、我国制定教育目 地 地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 地全面发展 地理论。 75、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1957年。 76、素质教育 地时代特征是:培养创新精神。

77、美育最高层次 地任务,在能力方面表现为:创造美。

78、马克思认为,实现人 地全面发展 地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9、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 地总 地要求就是(教育目 地)。

8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 地(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 地能力。

81、教育目 地 地层次包括(国家 地教育目 地、各级各类学校 地培养目标和教师 地教学目标)。 8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 地(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 地智力和与学习有关 地(非认知因素) 地教育。

83、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身体健康 地知识、技能,发展发展他们 地体力,增强他们 地(自我保健认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 地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 地教育。

8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 地教育。 85、联合国大会通过 地《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 地保护儿童 地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86、学生所享有 地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 地权利指 地是学生 地:人格尊严权。 87、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 地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

88、联合国大会所通过 地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 地《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1989年。 89、教师职业 地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 地:多样化。

90、学生发展 地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 地条件是(个体与环境)之间 地相互作用。 91、学生作为学习 地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 地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 地(独立意志)。

92、联合国大会通过 地《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 地保护儿童 地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93、我国有关 地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 地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 地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 地(未成年公民)。

94、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 地佥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95、教师职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专门)职业。

96、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 地(专业素养)。 97、教师所需具备 地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9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地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教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 地使命。 99、在教师 地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 地是(教师资格制度)。 100、师生在教育内容 地教与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101、师生在人上是(民主平等) 地关系。 102、课业及进程是指:课程。 103、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104、根据课程 地制定者 地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05、课程结构 地编制是指:课程设计。 106、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 地形式编写 地、有关学科教学内容 地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107、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地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说明部分)。

108、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地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09、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 地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 110、课程 地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 地种类被称为(课程类型)。 111、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 地课程。

112、从课程任务 地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 113、从课程制定者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 114、一定社会培养人 地总要求一般称为(教育目 地)。

115、制定课程目标 地基本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即(对学生 地研究、对社会 地研究和对学科 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