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32: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节教学

《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指出“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通过科学探究而不断发展。” 可见,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要体现出科学本质,这是科学课程课堂教学基本特征,也就是说科学课程课堂教学要有“科学味”,否则就不是科学课了。

科学本质是什么?科学的本质可以大体概括为“实证意识、逻辑思维、质疑精神”。实证意识:讲求证据、实事求是,证据从何而来?一般来自观察和实验;逻辑思维:符合逻辑的思考,运用证据与结果的逻辑关系,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的逻辑能力;质疑精神: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要保护学生质疑精神(摘自喻伯军《小学科学课程解读》)。科学课程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出科学本质呢?科学本质不是教师讲授出来的,也不是学生想象出来的,而且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逐渐让学生进行领悟。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是浙教版科学教材第三册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溶液知识的开始,是化学部分基础性知识。这一节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兴趣和后继学习至关重要,而这一节又是放在学生学习了水的密度、压强、浮力物理知识以后进行,是以水为主题融合了物理、化学等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知识的连贯性、整体性、主题性。

学生对于溶液的知识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但认识还是不全面。如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来揭示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从中构建知识。设计探究活动内容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逐渐领悟其科学本质。

一、教学过程

教学片段一: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实验1:观察蔗糖、水的颜色、味道、状态,然后将蔗糖放入盛有水的试管内,振荡。(注意:尝试物质味道必须在已知安全情况下进行,一般情况不要进行)

观察现象:先下沉,后逐渐消失,仍然呈无色液体。 学生分析解答问题:

问题 1:下沉原因。(重力大于浮力)

问题2:蔗糖晶体消失了,到哪里呢?(学生讨论分析:用分子观点进行解析——理论上进行分析,较抽象,部分学生会难以理解)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问题 3:能否设计一个具体方案验证蔗糖还在水中,质量也没有少?

先尝一下水、蔗糖的味道(强调不能随便尝试物质的味道),观察其颜色、状态,用天平称量它们的质量,然后冰糖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直至消失,再称量和尝试混合后味道和颜色、状态。(让学生从味道、质量等方面验证一下,用事实来说明冰糖晶体消失仍然在水中,只是分散看不见粒子——分子)。

结论:将蔗糖晶体放入水中,发现蔗糖晶体消失了,变成了甜甜的糖水,说明了蔗糖被溶解了。(蔗糖在水被分散成看不见粒子——分子。)

拓展思考1:影响物质分散因素有哪些?(温度、水多少、搅拌、蔗糖的形状大小等。) 实验2:将植物油滴盛有水的试管内,振荡。 观察现象:先浑浊,后植物油浮在水面上。

问题1:上浮原因。(浮力大于重力,最后浮力等于重力)

问题2:为什么仍然还看见植物油?(学生讨论分析,说明植物油在水中被分散还看得见的小液滴)

结论:植物油在水中内被分散成液体小液滴。 拓展性思考2:植物油在其它液体中能否溶解呢? 实验2:将粉笔粉放入盛有水的试管内,振荡。 观察现象:先浑浊,后粉笔粉下沉至试管底部。 问题1:下沉原因。(浮力小于重力)

问题2:为什么仍然还看见粉笔粉?(学生讨论分析,说明粉笔粉在水中被分散还能看得见的固体小颗粒)

结论:粉笔粉在水内被分散成固体小颗粒。

在此基础,教师从而引入教学课题——《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并且指出不同类别物质在水中分散状况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就针对上述三个实验结果展开探究活动,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归纳相关的知识。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教学片段二:

针对实验1的结果,再展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哪方面有质疑?质疑性思考1:其它颜色物质是否也会溶解于水中?是否均形成无色透明液体呢?

实验4: 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现象。(强调实验前均注意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

实验现象:高锰酸钾晶体消失,形成深紫色的液体。

结论:高锰酸钾晶体溶解在水中,分散粒子(离子),也看不见,颜色不变,高锰酸钾物质并没有消失。形成液体也是有颜色,但不透明。

质疑性思考2:物质能否溶解于其它液体如酒精中呢?

实验5:将紫色固体碘放入盛有酒精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碘消失,形成棕色的液体。

结论:碘溶解在酒精水中,分散粒子(分子),也看不见,颜色不变,液体不透明。 进行分析归纳:指出高锰酸钾、碘以及水、酒精作用,从而得出溶剂、溶质的概念以及溶液的初步概念。

质疑性思考3:液体能否溶解于其它液体中呢? 实验6:酒精能溶于水中。 酒精分子扩散水分子中去。

质疑性思考4:气体能否溶解于液体中呢?举例说明。 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

小结: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一般是液体。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做一做:让学生分析一下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碘酒、酒精的水溶液、蔗糖水、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