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21:36: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省、县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B.乡、村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C.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D.地(市)、县两级推广机构为重点 10.中国农业推广机构的中枢和骨干分别是( C ) A.国家农业部和县农业局 B.省农牧厅和县农业局 C.县农业局和乡镇农技推广站 D.地区农业局和乡镇农技站 11.我国农业推广网络的中枢和骨干是( D ) A.部、省级推广机构 B.省、市级推广机构 C.市、县级推广机构 D.县、乡级推广机构
12.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下哪种法律,从而实现了农业推广的法制化?( C )
A.《农业推广法》 B.《农业管理法》 C.《农业合作推广法》 D.《农业生产法》 13.《史密斯—利弗法》出自 ( B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4.《农业改良助长法》出自( C )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爱尔兰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为农业推广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特制定了( A.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B.环境保护法 C.水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E.土地法 2. 我国古代把农业推广活动称为( A.B.D )。 A.劝农 B.教稼 C.后稷 D.课桑 E.诱导
三、简答题
1.简述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
答:(1)是由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以政府兴办的各级农业推广机构为主体,组织、协调、实施各项推广工作;(2)是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归入政府不同部门,各自独立。(3)是专业推广机构按农业、畜牧、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分别组成,自成体系 (4)推广机构的智能以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和教育引导为主。(5)是全国农业推广网络以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为重(6)是推广队伍由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组成。
第三章 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农业推广学理论的发展由双向沟通的理论进入到同质类群向异质类群的转变,可概括为以下哪种推广模式? ( A ) A.“用户导向”式 B.“物质援助”式 C.“技术传输”式 D.“政府导向”式 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创新一定总是新的东西 B.创新可以是新技术或新技能 C.创新还包括无形的观念 D.创新可以是新的产品和设备
3. 在社会系统里,如果某种创新为社会上较多的成员所采用,这就出现了( B )
A.创新 B.创新的扩散 C.创新的采用 D.创新的类型
4. 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创新的引进到典型示范,称为( A )
A.试验示范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5. 农业推广中,每项创新在农业中的应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从典型示范到大面积应用的阶段称为( B )
A.试验示范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6.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 D ) A.成长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试验示范期 7.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速度在( C )
A.试验示范期 B.投入期 C.发展期 D.成熟期
8.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 B ) A.交替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减期
9. 一项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发挥效益最高的阶段在( A ) A.推广期 B.发展期 C.投入期 D.成长期 10.在一个社区中,最早采用农业创新的人称为( B ) A.早期采用者 B.创新者 C.早期多数 D.后期多数 11.在社会系统中,首先采用创新的人被称为( C ) A.早期采用者 B.发起人 C.创新者 D.发明家
12.根据农民对农业创新采用时间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群体,称为采用者群体。各类采用者采用农业创新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其中( A )
A.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B.从试行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C.从认识到试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D.从认识到采用所需的时间: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后期多数>落后者
13.创新成果从创新先驱者向“早期采用者”进行扩散的过程叫( B ) A.跟随阶段 B.紧要阶段 C.随大流阶段 D.突破阶段 14.决定创新能否扩散的关键时期是( B )
A.突破阶段 B.紧要阶段 C.跟随阶段 D.随大流阶段
15.在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中,农民听说某种观念和实践,但没有任何详细的信息,此阶段为( B )
A.评价阶段 B.认识阶段 C.试验阶段 D.兴趣阶段 16.一般来说,农业创新扩散的曲线呈( C ) A.抛物线 B.直线 C.S型曲线 D.双曲线
17.S曲线表示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 D ) A.早期多数成员的百分比 B.创新者的百分比 C.晚期多数的百分比 D.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18.“S”型农业创新扩散曲线的纵坐标指的是( B ) A.采用农民数 B.采用农民的百分数 C.当地所有农民数 D.创新者数量 19.“S”型曲线表示( A )
A.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B.在一定时间内,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占全体成员的百分比 C.在时间的任意点上,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人数 D.在一定时间内,已采用农业创新的成员人数
20.创新扩散理论对于推广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换言之这个创新扩散过程已成为一种农业推广策略,可称为( C ) A.进步农业策略 B.进步农村策略 C.进步农民策略 D.进步策略 21.“进步农民策略”的基本理论是( B ) A.推广框架理论 B.创新扩散理论 C.干预理论 D.沟通理论 22.推广服务系统是指( C )
A.供应农业推广资料的后勤服务组织 B.供应推广资料和技术的后勤服务组织
C.农业推广机构、农业推广人员以及他们所处的生存空间 D.参与技术推广的各个环节的总体
23.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 C )两个基本的子系统。 A.推广系统和技术管理系统 B.推广系统和研究系统
C.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 D.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
24.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的联系方式是( C )
A.沟通与援助 B.沟通与互助 C.沟通与互动 D.沟通与运动 25.农业推广工作系统包括推广服务和目标团体两个子系统,他们的联系方式是( B )。
A.扩散与接受 B.沟通与互动 C.传播与采纳 D.传播与反馈 26.农业推广系统是( B )。
A.行政组织体系 B.扩散-接受系统 C.接受系统 D.宣传系统 27.农业推广系统是一种( B )
A目标-反馈系统 B扩散-接受系统 C经济系统 D宣传系统
28.在S-M-C-R沟通模式中,M代表的含义是( D ) A.发信者(信息源) B.沟通途径 C.收信者 D.信息
29.在推广中用于引起变革的手段是( C ) A.行政命令 B.法律法规 C.沟通 D.新技术
30.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处于诱导农民行为自愿变革的核心部分是( A ) A.推广服务系统 B.推广组织形式 C.农业知识信息系统 D.目标团体系统
31.农业推广框架理论中,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就是( A ) A.目标团体系统 B.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C.推广服务系统 D.推广人员所处的生存环境 32.农业推广干预过程是沟通的( B ) A.目的 B.手段 C.信息 D.组织 33.推广组织机构沟通干预活动的目标是( B )
A.推广服务系统 B.目标团体系统 C.推广人员 D.农民 34.在推广中用于引起变革的手段是( C ) A.创新 B.扩散 C.沟通 D.培训
35.支持进步农民策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假定是( D ) A.行为规范的不一致性 B.人们心理特征的不一致性 C.人们获得资源能力的不同 D.目标人口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