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溶胶的制备与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27: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实验目的】

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2、掌握洗涤剂各组分的性状及其配方原理 3、学会评价洗涤剂的质量,了解一些评价方法

4、学会制备Fe(OH)3溶胶及半透膜

【实验原理】

一、洗涤剂的配制 配制洗涤剂的时候,既要保证实验产品的性能,也应考虑生产成本及制备工艺。洗涤剂的成本则主要由原料的价格决定,性能则由配方所使用的原料的性质及不同组分之间的配合。除了价格因素外,配方原料的选择需综合考虑以下四点: ①从洗涤的角度看,配制的洗涤剂要具有洗涤、润湿、增溶、气泡和消泡、乳化等作用,以满足去除污垢的作用;

②为使所配制的洗涤剂发挥作用,需要添加一些具有特定性质的组分,来调节洗涤剂的酸碱度以及来自于杂质元素的影响; ③为使所配制的洗涤剂具有好的应用性能,有时需要通过在洗涤剂中加入特别组分,如使其具有漂白、消毒等作用;

④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还要求使所使用的药品具有较好的生物易降解性能。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结构,在清除固体表面粘附污物的洗涤过程中,可通过一个物理、化学过程,明显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并发生润湿、乳化、分散、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最终在其他组分和外界机械搅拌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污垢得到清除,根据所具有的功能基团的差异,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亲表面活性剂及特种表面活性剂等。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价格、洗涤效果、生物降解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使用广泛,是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中,多用洗洁精的配方(100g)如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0g 椰子油酸 3g 粗盐 2g 柠檬酸 1g 三聚磷酸钠 4g 氢氧化钠 1g 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9g 水 70g 二、溶胶的制备

溶胶是溶解度极小的固体在液体中高度分散所形成的胶态体系,其颗粒直径变动在10-7~10-9m 范围。一般来说,溶胶的制备有两种常见的方法,是分散法和凝聚法。分散法是用适当方法把较大的物质颗粒变成溶胶大小的质点,凝聚法是先制成难容物的分子(或离子)的过饱和溶液,再使之相互结合成溶胶粒子大小而得到溶胶。Fe(OH)3溶胶的制备就是采用化学法即通过化学反应使产物呈现过饱和状态,然后粒子再结合为溶胶。

【仪器与药品】

SBDY型数显白度仪;量筒;烧杯;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棒

椰子油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柠檬酸;三聚磷酸钠;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粗盐;氢氧化钠;水;香精;10% FeCl3溶液;火棉胶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

【实验步骤】 1、洗涤剂的配制

根据实验原理中多用洗洁精的配方,依次用称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粗盐2g、三聚磷酸钠4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9g、椰子油酸3g、柠檬酸1g、氢氧化钠1g、水70g,加入顺序为:粗盐、三聚磷酸钠、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柠檬酸、氢氧化钠、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椰子油酸。

2、洗涤剂效果的测试(利用白度计测定所配制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①白度计的校正:用已知白度的白板校正仪器; ②用白度计测定布条在洗涤前的白度; ③将白布条弄脏,如在窗台上擦拭; ④用白度计测定弄脏了的布条的白度;

⑤用刚刚所配制的洗涤剂清洗弄脏了的布条,洗涤干净后吹干; ⑥用白度计测量洗涤剂洗涤后布条的白度。

3、水解法制备Fe(OH)3溶胶

量取150mL蒸馏水,置于300mL烧杯中,先煮沸2min,用刻度移液管移取10% FeCl3溶液20ml,逐滴加入沸水中,并不断搅拌,继续煮沸3min,得到棕红色Fe(OH)3溶胶。

4、 Fe(OH)3溶胶的纯化

为了纯化已制备好的溶胶,需要用半透膜。选择一个300mL的内壁光滑的锥形瓶,洗涤烘干,倒入约20mL火棉胶溶液,小心转动烧瓶,使火棉胶均匀地在瓶内形成一薄层,倒出多余的火棉胶,倒置烧瓶于铁圈上,流尽多余的火棉胶,并让乙醚蒸发,直至用手指轻轻接触火棉胶膜而不粘着为止。然后加水入瓶内至满,浸膜于水中约10min,倒去瓶内的水。再在瓶口剥开一部分膜,在此膜与玻璃瓶壁间灌水至满,膜即脱离瓶壁,轻轻地取出所成之袋,检查是否有漏洞。 把水解法制得的溶胶,置于半透膜袋内,用线拴住袋口,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保持温度为60-70°C,进行热渗析。每半小时换一次水,并取出少许蒸馏水检验其中的Cl-和Fe3+离子。 【结果讨论与思考】

1、依次加入各配料后的现象 配料 现象 粗盐 形成白色悬浊液,底部有少量白色固体三聚磷酸钠 残留液,液体表面有少量小泡沫 水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变成乳白色悬浊液,底部残留的固体全柠檬酸 氢氧化钠 脂肪酸聚氧乙烯醚 椰子油酸 2、洗涤剂的表征与评价

(1)本实验所配制的洗涤剂为乳白色粘稠状液体,外观均匀;有洗洁精的气味,味道清淡;洗涤污布时,能比较迅速地洗干净,去污效率较好,但双手直接接触洗涤剂一会后明显感觉手部皮肤有紧绷感,说明该洗涤剂碱性较强,常用易伤手。放置一段时间后,洗涤剂仍然均匀无沉降。 (2)洗涤剂去污率:

R0=51.9 RS=37.3 Rw=46.3

则DE=[(Rw—RS)/(R0—RS)]×100% =[(46.3-37.3)/(51.9-37.3)]×100% =61.6%

3、在实际应用中,洗涤剂的配方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①对人体无害;

②能较好地洗去动植物油垢;

③清洗剂和清洗方式不损伤餐具、灶具及其它器具; ④洗涤蔬果时应无残留,且不影响外观及原有风味; ⑤发泡性好,泡沫细腻洁白;

⑥可有效杀灭细菌且不危害人体健康; ⑦储存稳定性好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洗洁精,应该是透明液体,浓度、粘度合适,具有较高碱性,可以提高去污能力和节省活性物,但pH不应大于10,同时还会加入少量香精,增加其芳香性。一些高档的餐具洗涤剂还会加入釉面保护剂如醋酸铝、甲酸铝、硼酸酐及其混合物,保护餐具。

液体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它的分子中既有亲油的原子团,又有亲水的原子团。洗涤的时候,利用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发生乳化作用,经过搅拌、搓擦,油垢分散溶解在洗涤液中,从而简单除去。故设计洗涤剂配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效应及各种助剂的协同作用。因此,表面活性剂种类和用量的选择是配制高效洗涤剂的关键。在实际选择上,要根据各组分的增效作用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实用有效的洗涤剂。洗洁精的基本配方公式:发泡剂+除油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香精=洗洁精。 4、本次实验的8种配方,其对应作用如下:

(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白色或淡黄色粉状,属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去污、湿润、乳化、分散能力,能产生丰富的泡沫,增溶效果显著,生物降解度>90%,很好的生物降解性,所以广泛应用于洗衣粉、餐具洗涤剂及工业清洁剂中。

(2)椰子油酸:合成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跟其它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复配性和协同效用;具有良好的增泡作用,乳化去油效果显著。

(3)粗盐:是一种辅助原料,氯化钠能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增稠,但

部溶解,液体表面铺满泡沫 无明显变化 溶液的稠度变小,略变稀 溶液略变稠,闻到有洗洁精的气味 变成乳白色粘稠状,外观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