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实验2:表的创建与管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9:00: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2: 创建数据库表与索引

----表的创建与管理

1.实验目的:

掌握表和索引的建立方法及表结构的修改方法,了解表关系建立的条件和作用,并实践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完整性功能,加深对数据完整性的理解。要求建立表、修改表结构、建立索引、进行数据完整性描述。 2.实验要求:

⑴在已经建立的数据库中创建表

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SQL语句两种方法建立“课程信息表” 、“教学任务表” 、“教师档案表” 、“学生档案表” 、“学生选课表” 、“学生成绩表” 。 ⑵了解表与表之间的逻辑依赖关系

学会在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企业管理器中,创建表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外键的拖曳建立表的基本依赖关系,从而直白的表达整个数据库的表间联系,但是,注意:过程中,主键与外键对应的源数据表。 ⑶修改表结构

将学生档案表“姓名”字段的数据类型修改为varchar(8)。为学生成绩表增减一个新的字段——“总成绩”,类型为real,默认是空值。学生成绩表“平时成绩”字段的取值为小于100的正数。 ⑷建立索引

运用Transact—SQL语句建立以下索引:

◆在学生档案表的“姓名”字段上建立普通升序索引; ◆在学生档案表的“学号”字段上建立唯一索引; ◆在学生档案表的“学号”字段上建立聚集索引;

◆在学生档案表的“学号”(升序)、“姓名”(升序)和“籍贯”(升序)三个字段上建立一个普通索引;

◆运用SQL企业管理器在学生档案表中的“籍贯”字段上创建普通升序索引。

3.实验环境与实验器材:计算机,网络环境,投影设备。 实验相关软件:Window xp、SQL Server 2000。 4.实验内容与步骤

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课程信息表”、“教学任务表”、“教师档案表”、“学生档案表”、“学生选课表”、“学生成绩表”6张表,6张表的具体设计内容:“课程信息表”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和学时等;“教师档案表”和“学生档案表”记录了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任务表”包括课程ID、任课教师ID、学期和年度;“学生选课表”给出了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学生成绩表”则给出了学生成绩的计算方法。

4.1 在“教学管理”数据库中使用Transact-SQL命令创建表

使用Transact-SQL命令创建“学生档案表”,包含字段“学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籍贯” 、“专业” 、“班级”。 第1步:从“开始”菜单中打开“查询分析器”,连接进入“查询”窗口。

第2步:在“查询”窗口中,创建指定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的“教学管理”数据库,要注意这两个文件路径所需的文件夹应先创建好,不然会有错误提示。

⑴ 在“教学管理”数据库中使用Transact-SQL命令创建表 ①创建“学生档案表”

第1步:在“查询分析器”窗口的上部,选择“教学管理”数据库。并在查询框中输入建立“学生档案表”的命令: create table 学生档案 (学号 char(8)primary key Check

like('[0-9][0-9][0-9][0-9][0-9][0-9][0-9][0-9]')), 姓名 varchar(8) not null, 性别 char(8),

出生日期 datetime check(出生日期>='1970'), 籍贯 char(8), 专业 char(8), 班级 char(8))

第2步:执行该命令,出现如下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