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7 3:59: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绝密 ★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电压技术 试卷
(课程代码 02653)
本试卷共3页,7大题,4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信息,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粘贴条形码。
2. 选择题的作答:考生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填涂选择题。应使用正确的填涂方法:▅,将选择题涂满涂黑。如需对答案进行修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重新填涂。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题时要求依试题顺序作答,首先在“大题号”列依次注明大题号,在“小题号”列依次注明小题号,按题号依次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非选择题答题区”的部分作答无效。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四种气体间隙的距离均为20cm,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 A.球--球间隙(球径80cm) B.针--针间隙
C.棒--板间隙,棒为负极 D.棒--板间隙,棒为正极 2.SF6组合电器采用高气压提高绝缘强度的理论依据是( ) A.流注理论 B.汤逊理论 C.“小桥”理论 D.巴申理论 3.完成极化所需时间最长的极化形式是( )
A.电子位移极化 B.离子位移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夹层极化 4.决定变压器绝缘工作寿命的主要老化形式是( )
A.环境老化 B.热老化 C.电离性老化
D.电解性老化
5.具有击穿电压累积效应的电介质是( ) A.空气 B.绝缘油 C.绝缘纸 D.六氟化硫气体
6.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 A.绝缘中有小气泡 B.绝缘受潮 C.穿透性导电通道 D.绝缘油劣化 7.测量绝缘电阻和测量泄露电流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加压时间不同 B.测量原理不同 C.试验电压大小不同 D.试验设备不同 8.下述绝缘试验中,属于非破坏性试验的是( ) A.工频耐压试验 B.直流耐压试验 C.局部放电测量 D.冲击耐压试验
9.波阻抗为Z的线路末端开路,入射电压U0到达末端时,将发送波的折射与反射,则( )
A.折射系数 ?=2,反射系数 ?=0 B.折射系数 ?=2,反射系数? =1 C.折射系数 ?=1,反射系数 ?=1 D.折射系数 ?=1,反射系数 ?=-1 10.关于波阻抗,下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单位是欧姆 B.数值为实数 C.消耗能量 D.大小与线路长度无关 11.雷击导线附近的地面时,输电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幅值与( ) A.雷电流幅值成反比 B.线路高度成正比 C.雷击点离线路的垂直距离成正比 D.雷电流陡度成正比 12.保护间隙动作后会形成截波,威胁变压器的( ) A.主绝缘 B.相间绝缘 C.匝间绝缘 D.铁芯对地绝缘 13.不影响变电所中避雷器的最大保护距离的是( ) A.雷电流陡度 B.雷电波波速 C.雷电流幅值 D.变压器绝缘水平 14.限制工频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采用( ) A.氧化锌避雷器 B.并联电抗器 C.并联电容器 D.串联电容器 15.采用快速断路器,可以限制( )
A.电弧接地过电压 B.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C.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D.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2分。未选全的,得1分,错选或未选的,不得分。
16.输电线路产生电晕时,会出现的效应包括( )
A.听得到放电声 B.会发光 C.产生化学反应 D.产生X射线 E.有能量损耗
17.SF6气体在电气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包括( ) A.经济 B.无毒 C.化学性能稳定 D.强电负性 E.液化温度低 18.影响绝缘设备的介质损耗角正切测量值的主要因素有( ) A.光照 B.电压大小 C.绝缘温度 D.电源频率 E 温度 19.电晕对线路的波过程的影响有( )
A.使导线的耦合系数增大 B.使导线的波阻抗增大 C.使波在传播过程中幅值衰减 D.使导线的波速减小 E.使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畸变 20.下列过电压中属于内部过电压的有( )
A.铁磁谐振过电压 B.大气过电压 C.电弧接地过电压 D.合闸过电压 E.参数谐振过电压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极不均匀的气球的自持放电电压_________击穿电压。 22.变压器油的击穿过程可以用_________解释。
23.绝缘预防性试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破坏性试验,另一类称为_________。 24.行波通过并联电容后,其波头陡度会_________。
25.常用的雷电流波形有:双指数波,等值余弦波和_________。 26.输电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极性与雷电流极性_________。 27.对一般变电所,侵入雷电波设计主要是选择_________。 28.暂时过电压包括工频过电压和_________。
29.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接地可以抑制的操作过电压是_________。
30.对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往往用_________代替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