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明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5:24: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电气03班 王党周 10041083

中,韩,日,越儒学的特点

儒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流派,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华之一。其内容深刻影响了我们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形成,并对东南亚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归纳儒学在东亚几个重要国家各自发展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中国的儒家学派在发展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发展性。儒学关注人生和社会,不断思考社会、人生出现和面临的新问题,探讨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儒学提出“仁”“仁政”。佛教和道教的发展,挑战了儒学的思想统治地位,朱熹建立了理学,成为思想深刻、体系完备、方法周密的儒学学派。

2、批判性。儒学强调学术思想必须和现实相结合,力求经世致用,为当时政治经济服务。孔子、孟子和荀子批判暴政,强调“仁”、仁政、王道,致力于建立理想的社会政治新秩序。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试图限制王权。针对理学空疏流弊。儒学始终表现出对儒学自身和社会的反思和批判精神。

3、开放性。和发展性相联系,儒学是开放的,不是封闭保守的。孔子继承和发展了西周的思想,创建了儒家学派。荀子杂取百家,建立了庞大而系统的思想体系,成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4、官学地位。汉武帝以前,作为学术流派,儒学处于显学地位,但没有被统治者重视和采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也由原来的民间学说变为官方学说。从明代开始,八股取士更加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和官学地位。近代,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儒学的影响逐步减弱。

韩国儒学的特点:

第一点,韩国摄入的朱子学就具有重“气”的倾向。韩国儒学又称性理学,这表明它的基本内容是韩国化了的朱子学。在韩国儒学史上,中国朱子学是在1290年由安珦(1243—1306)传入于高丽王朝的。 第二点,唯气派学者徐花潭徐花潭在解释气之所以具有内在功能性时指出,这是由于“气外无理”。这表明,在“理气”关系问题上,他认为“理”在“气”中,“气”外无“理”。

第三点,主气派系谱在韩国儒学史中,由于对朱熹学说中“理”与“气”关系的不同理解,通过“四七论辨”形成了“主理”派(岭南学派)和“主气”派(畿湖学派)。其中“主气”派系谱的主要代表性学者有李栗谷、金长生、宋时烈、权尚夏、韩元震和李柬等。

第四点,“主气”派在韩国儒学史中的作用和地位

朝鲜朝五百年间(1393—1910)是韩国儒学的鼎盛期。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有别于中国儒学的韩国儒学。韩国儒学从学理上划分,可分为四大类,即“主理”学派、“主气”学派、实学派和阳明学派。 第五点,“主理”派学脉及其价值

朝鲜朝朝代的“主理”学派以李滉退溪(1501—1570)为其代表。退溪因其天性温厚,学问精博,加之极力躲避宦路,藏身草野,笃实钻研为己之学,所以门下弟子如云。

日本儒学的特点:

早期阳明学

早期阳明学以中江藤树与熊沢蕃山师弟为代表。藤树的思想对阳明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其学说的最大特徵是,超越身份上下关系,提倡平等论。并以『本草纲目』中动物祭天的行为为据,认为敬天是理所当然之擧。 中期儒学特点

中期日本儒学的特点是,范围开始逐步扩大。从早期的朱子学一支独秀,到古学派的出现,为后期江户儒学进入民间,遍地开花打下了基础。第二个也是最大的特点是古学派的形成,仁斋和徂徕各具特色,使其独立于中国儒学,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儒学思想。 后期儒学

严格来说,石门心学并非纯粹的儒学,与陆王心学也毫无关系。开祖石田梅岩融合儒、神、佛三者,开创了这个学派。主要在民间流传。而它是近年才得以认识和评价的学派之一。1970年代,环境问题和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受到重视。

越南儒学的特点: 1.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以后黎朝为例,历任皇帝在独尊儒教的同时,对于佛教和道教并没有采取绝对排斥的态度,对待三教之间的矛盾,也采取了较为灵活和实用的态度:在世俗学问上,为达到“治国安民”推崇儒教;在出世学问上,则崇奉佛教和道教 2.“三教考试”:独具特色的考试形式

越南儒教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科举考试制度也随之被渐次引入。可以说,越南儒教的发展是随着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引入同步进行的。与中国不同的是,越南科举考试举办儒、佛、道三教考试独具特色。越南于1195年举办了儒、佛、道三教考试。 3.实用和简约的特色 戴可来先生指出:“越南接受中国文化的特点,主要是把中国文化加以简化和实用化,以适应越南的国情。越南在学术上形成了一种简化、明快的风格。陈朝的朱文安,把中国的四书简化,写成《四书说约》;裴辉璧把明朝的《性理大全》简化为《性理撮要》。 4.越南的“忠孝观”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忠君思想对加强皇权、维护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是国家的代表和社稷的象征。与中国相比较,越南人也讲究“忠”的概念,但是对于“忠”的理解却有所不同。 5.妇女具有较高的地位

在儒家“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下,越南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重男轻女思想普遍存在,像中国一样,越南妇女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在政府机构担任官职,不能参加公共的祭祀活动。但是,与中国相比,越南妇女并没有被严格限制在家庭内部,而是可以参加一些生产经营等社会经济活动,务农以及一些经济活动多由妇女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