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安全护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37: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神科护理安全

一.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精神病人,特别是重性精神病人由于受症状的支配,其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常处于幻觉.妄想之中,加之服用抗精神药物,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镇静作用,导致某些行为不能自控.不计后果或因患者感觉迟钝,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护理安全事件不仅给患者.家属造成痛苦还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次序和给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带来危机。

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制约医院综合效益的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于:

1.安全管理可以消除各种隐患和风险,最大程度的预防和避免意外发生 2.安全管理通过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不安全行为因素,达到避免发生病人和医护人员受伤的事故,从而避免和减少病人.家属和医院的经济损失,避免医患纠纷发生。

3.安全管理通过对各种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和品质。

4.安全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具备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降低意外事件的严重后果。

二.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

(一)精神科常见护理安全事件

1.精神病人冲动暴力行为

是指病人病人针对他人或物品的暴力行为,包括冲动伤人.毁物.辱骂威胁等。精神病人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了,可能与患者的个性.成长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周围环境.疾病本身等有关。

2.精神病人自杀.自伤行为

包括非致命的自我伤害行为如有意识的用烟头烫伤自己,用小刀划伤自己等使自己受到伤害.疼痛.痛苦的事件;有意识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自杀行为,如服安眠药或毒药,吞服电池,戒子或玻璃,割腕,绝食等自杀行为,有的患者还可能采取一些更激烈的自杀方法:如跳楼,触电,撞墙,咬舌,自焚等自杀行为。

3.精神病人出走行为

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未经医生批准,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

4.其他意外事件

如病人跌倒受伤,病人进食时出现噎食等。 (二)精神科护理安全常见护理因素 1.精神疾病的特殊性

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如严重抑郁.被害幻想.幻觉.应激事件导致了许多不可预见的及突然的风险事件发生。不承认有病拒绝住院.认为被迫害.限制等,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认知判断能力下降,对环境的危险性没有正确的认知,超出正常的爆发力量.强烈的求死念头和逃跑念头。

2.环境因素

精神科住院环境与是否发生护理风险关系很大,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 门窗的牢固性不够,有棱角有突出的窗台,暴露在外的各种管道,电线,可移动的凳子,易碎的物品,刀剪绳子,化学制剂,药物等。

3.人员因素

(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对护理行为中的那些情况可能导致风险和纠纷认识不够和重视不足等。、

(2)对危险的认识和评估不准确:如忽略或未及时发现精神病人潜在的一些危险的情绪或精神精神症状,没有把我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如不清楚重点关注病人.重点环节.观察的关键点和技巧和方法不够等。

(3)对环境中的危险和病人的危险性敏感不够,危险时间段,如夜班.中班.交接班.上下班 .有学生或家属探视等未高度重视,对病人危险行为,如表情紧张.关注四周.有冲动行为.易激惹.四处抵寻机会.或有意装出合作态度等未重视。

4.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精神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必须要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涉及环境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巡视等。

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必须注意的环节

一.精神科病区安全管理的内容 (一)环境安全管理

精神科病区环境安全性包括: 1.病室内的陈设 室内无易碎物品,如玻璃等;床.床旁柜.凳子等不易搬动;墙上无暴露的钉子.电线.电源插座有保护装臵等。

2.病区门窗 要求病区所有门窗必须牢固,不能让病人翻出;办公区及治疗室.药柜等的门有专用门锁。 (二)危险物品安全管理

病区内的危险物品必须妥善保管.严格管理。

1.办公区因工作需要使用的刀.剪.针线.体温计.约束带等物品必须:定点.定量存放.使用后及时归还,每班有交接。

2.病人使用剪刀.针线时,必须在护士监督下使用。

3.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包括(1)新入院病人.外出返回病人家属探视后回病房的病人都要对其所带物品进行检查,如发现危险物品应交回家属或统一妥善保管.

(三)病人安全管理

精神病人由于受精神病状影响,随时都存在潜在的安全危险,护士要做好病人的安全管理,包括:

1.加强安全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问题。

2.根据病人病情和危险性确定病人开放程度和活动范围。有暴力冲突.自杀.自伤.出走危险的病人应在护士的可观察的活动范围,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行为等。

3.病人外出活动和检查,应做登记。

4.病人新入.外出返回应做好安全检查,防止危险物品带入。 5.住院期间严防病人在办公区获取危险物品或药物等。

6.向病人进行安全宣传,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等,避免危险物品带入。

(四)家属管理

1.做好家属的安全宣传工作,告知家属在探视病人时不应带入危险物品。在接触病人时避免有刺激病人的语言和行为,以避免病人受刺激有情绪冲动和危险行为。

2.对留陪家属,应做好有关病人危险行为的观察指导,使家属能够理解一些病人的情况,协助观察和发现病人的一些危险行为。 (五)精神科护士自身安全防护措施

对有攻击或严重自杀危险病人应掌握接触技巧和防范技巧。 (1)检查时最好有其它医护人员同时在场,以防暴力行为。

(2)缓慢的从正面接近病人,从后面或侧面接近病人有可能引起病人惊慌。 (3)不要考病人太近,保持2米,停下。

(4)向病人表明身份,说话要慢,清楚,自信。 (5)礼貌的接触,不勉强病人。 (6)保持出口畅通。 (7)注意倾听。

(8)必须要学会有原则妥协。

(9)保持温和态度,不要频繁变动。 (10)注视病人,不要急于记录。

(11)尽可能快的获得你决定处理所需的资料,不要问过于敏感的问题,并注意沟通技巧。

(12)约束病员应该是团结合作,忌个人英雄主义与事不关己的态度。

(13)学会分工,尽快联络其他工作人员。 另外:

在华西因为检测齐全而查出患者有HIV.TP。 有一例77岁患者查出有TP。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比如:在静脉穿刺时,应使用一次性手套。

二.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策略

1.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检查制度,巡视制度,交接班制度,约束带使用安全制度,探视制度。

2.建立病人风险评估和干预流程,将精神病人的风险管理纳入护理工作流程。

3.病房安全管理的高危环节是:夜班.中班.交接班.外出检查.会客探视时间等是病房安全管理的重点。

4.确定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 根据危险评估后确定安全管理重点对象,密切观察,班班交换,使每位工作人员对重点对象做到心中有数.防范有目的。 5.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和班,记录完善。

简要介绍精神科风险评估

学习和掌握对精神病人的危险评估方法是规避医疗风险.预防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下面我简要介绍接深刻风险评估的方法:

项目 1.暴力历史 2.攻击行为:直接.间接.语言 3.情绪:敌意.易激惹.怨恨.怀疑 4.精神症状:妄想.命令行幻觉.其他幻觉.兴奋躁动 5.入院方式:被动(哄骗).强迫(约束) 6.治疗态度:被动.不合作 7.自知力:部分.完全确实 8.酒.药物依赖:酒依赖.药物依赖 项目 自杀家族史 自杀未遂史 自杀计划 丧失事件如:亲人死去.离婚.分居 庭因损失.个人虐待.暴力或个人遭受性 虐待失去稳定 精神病史 无证据0分 部分证据1分 明确证据2分 是否 项目 药物和酒精滥用史 近期有躯体和心理创伤 独具并与他人失去联系 抑郁症或因抑郁症住院 安排个人财产或后事 绝望和无助感 特别的行为或情绪特征,如冷漠.退缩.隔离.易激怒.恐慌.焦虑或社交.饮食.睡眠.工作习惯的改变 是否 先是一种或多种深刻的情感特征,如愤怒.攻击性.孤独.内疚.敌意.悲观.失望 对跌到危险评估(案例):

下面介绍跌到危险评估表。该表共有10个条目,最低分10分,最高分40分。一般分数在10-15分有轻度跌到危险,16-20分为中度跌到危险,大于20分为

高度跌到危险。 评分标准 1分 2分 3分 4分 年龄 <65岁 65-69岁 70-79岁 >80岁 跌倒史 无 1次 2次 >2次 意识状态 正常 判断能力下降 间歇性混乱 意识不清 活动状态 独立活动 卧床 1人搀扶 1人以上搀扶 身体平衡 正常 旋转时不稳定 站/走不平衡 人/设备辅助 步态 稳定 轻度不稳定 不稳定 异常步态 家属/病人合完全配合 比较配合 配合不够 不配和 作程度 疾病:关节疾 1-2个疾病 3-4个疾病 >4个疾病 病.骨折.贫 血.帕金森.精 无 神病.骨质疏松... 症状:低/高血 1个症状 2个症状 >2个症状 压.眩晕.视力 障碍.疼痛.腹 无 泻 用药:镇静. 1-2种药物 3-4种药物 >4种药物 降压.抗心律 失常.抗精神 无 病.降糖 安全工作无小事,如果发生医疗事故不仅给医院带来声誉和经济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也给我们个人带来名誉和收入的损失,甚至带来身体的伤害。

请大家

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