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复习资料(带习题)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0:28: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n m P n m 15.下图连接件,插销剪切面上的剪应力η为 B 。

(A)4P/(πd2); (B)2P/(πd2) ; (C)P/(2dt); (D)P/(dt)。

t 2t t d P P

16.上图中,挂钩的最大挤压应力ζjy为 A 。

(A)P/(2dt); (B)P/(dt); C)P/(2πdt); (D)P/(πdt)。

17.下图圆轴中,M1=1KN·m,M2=0.6KN·m,M3=0.2KN·m,M4=0.2KN·m,将M1和 A 的作用位置互换后,可使轴内的最大扭矩最小。

(A)M2; (B)M3; (C)M4

M4 M3 M2 M1 18.一内外径之比d/D=0.8的空心圆轴,若外径D固定不变,壁厚增加1倍,则该轴的抗扭强度和抗扭刚度分别提高 D 。

(A)不到1倍,1倍以上; (B)1倍以上,不到1倍; (C)1倍以上,1倍以上; (D)不到1倍,不到1倍。 19.梁发生平面弯曲时,其横截面绕 D 旋转。

(A)梁的轴线; (B)中性轴;

(C)截面的对称轴; (D)截面的上(或下)边缘。 20.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B 是相同的。 (A)应力; (B)应变; (C)位移; (D)力学性质。

2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 。 (A)力学性质; (B)外力; (C)变形; (D)位移。

22.下图杆中,AB、BC、CD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2A、3A,则三段杆的横截面上 A 。

(A)轴力不等,应力相等; (B)轴力相等,应力不等; (C)轴力和应力都相等; (D)轴力和应力都不相等。

P A B C D P P 16 / 22

23.下图中,板条在受力前其表面上有两个正方形a和b,则受力后正方形a、b分别为 C 。

(A)正方形、正方形; (B)正方形、菱形; (C)矩形、菱形; (D)矩形、正方形。

a b q

24.下图中,杆1和杆2的材料相同,长度不同,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若载荷P使刚梁AB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C 。

(A)A1A2; (D)A1、A2为任意。

1 a P a jy1

2 25.下图铆接件中,设钢板和铆钉的挤压应力分别为ζ是 B 。

(A)ζjy1<ζjy2; (B)ζjy1=ζjy2; (C)ζjy1>ζjy2; (D)不确定的。

和ζ

jy2

,则二者的关系

26.上图中,若板和铆钉的材料相同,且[ζjy]=2[η],则铆钉的直径d应该为 D 。

(A)d=2t; (B)d=4t; (C)d=4t/π; (D)d=8t /π。 27.根据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其横截面 A 。

(A)形状尺寸不变,直径仍为直线; (B)形状尺寸改变,直径仍为直线; (C)形状尺寸不变,直径不为直线; (D)形状尺寸改变,直径不为直线。

28.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η,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最大剪应力变为 C 。

(A)2η; (B)4η; (C)8η; (D)16η。

29.下图中,截面B的 D 。

(A)挠度为零,转角不为零; (B)挠度不为零,转角为零; (C)挠度和转角均不为零; D)挠度和转角均为零。

17 / 22

30.过受力构件内任一点,随着所取截面的方位不同,一般地说,各个面上的 D 。

(A)正应力相同,剪应力不同; (B)正应力不同,剪应力相同; (C)正应力和剪应力均相同; (D)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不同。

31.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D 。

(A)构件不变形; (B)构件不破坏;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 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其原始尺寸。

32.一等直杆的横截面形状为任意三角形,当轴力作用线通过该三角形的 B 时,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

(A)垂心; (B)重心; (C)内切圆心; (D)外接圆心。

33.设计构件时,从强度方面考虑应使得 B 。

(A)工作应力≦极限应力; (B)工作应力≦许用应力; (C)极限应力≦工作应力; (D)极限应力≦许用应力。

34.下图中,一等直圆截面杆在变形前横截面上有两个圆a和b,则在轴向拉伸变形后a、b分别为 A 。

(A)圆形、圆形; (B)圆形、椭圆形; (C)椭圆形、圆形; (D)椭圆形、椭圆形。

35.下图中,拉杆和四个直径相同的铆钉固定在连接板上,若拉杆和铆钉的材料相同,许用剪切应力均为[η],则铆钉的剪切强度条件为 A 。

(A)P/(πd2)≦[η]; (B)2P/(πd2)≦[η]; (C)3P/(πd2)≦[η]; (D)4P/(πd2)≦[η]。

36.上图中,设许用挤压应力为[ζjy],则拉杆的挤压强度条件为 A 。

(A)P/4dt≦[ζjy]; (B)P/2dt≦[ζjy]; (C)3P/4dt≦[ζjy]; (D)P/dt≦[ζjy]。 37.在圆轴的表面上画一个下图所示的微正方形,圆轴扭转时该正方形 B 。

(A)保持为正方形; (B)变为矩形; (C)、变为菱形; (D)变为平行四边形。

18 / 22

38.当实心圆轴的直径增加1倍,则其抗扭强度、抗扭刚度将分别提高到原来的A 倍。

(A)8、16; (B)16、8; (C)8、8; (D)16、16。 39.在下列因素中,梁的内力图通常与 D 有关。

(A)横截面形状; (B)横截面面积; (C)梁的材料; (D)载荷作用位置。

40.在下列三种力(a、支反力;b、自重;c、惯性力)中, D 属于外力。

(A)a和b; (B)b和c; (C)a和c; (D)全部。 41.在下列说法中, A 是正确的外力。

(A)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B)内力与外力无关; (C)内力的单位是N或KN; (D)内力沿杆轴是不变的。 42.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ζ=FN/A的主要应用条件是 B 。

(A)应力在比例极限以内; (B)轴力沿杆轴为常数; (C)杆必须是实心截面直杆; (D)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重合于杆的轴线。 43.在下图中,BC段内 A 。

(A)有位移,无变形; (B)有变形,无位移; (C)有位移,有变形; (D)无位移,无变形。

C P B A 44.在下图中,已知刚性压头和圆柱AB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150mm2、250 mm2,,圆柱AB的许用压应力[ζ]=100MPa,许用挤压应力[ζjy]=200 MPa。则圆柱AB将 B 。

(A)发生挤压破坏; (B)发生压缩破坏; (C)同时发生压缩和挤压破坏; (D)不会破坏。

p A 压头 B

45.在下图中,在平板和受拉螺栓之间垫上一个垫圈,可以提高 D 强度。

(A)螺栓的拉伸; (B)螺栓的剪切; (C)螺栓的挤压; (D)平板的挤压。

47.在下图等截面圆轴中,左段为钢右段为铝。两端受扭转力矩后,左、右两段A 。

(A)最大剪应力ηmax相同、单位长度扭转角θ不同; (B)ηmax不同,θ相同; (C)ηmax和θ都不同; (D)ηmax和θ都相同。

19 / 22

48.在下图悬臂梁中,在截面C上 B 。

(A)剪力为零,弯矩不为零; (B)剪力不为零,弯矩为零; (C)剪力和弯矩均为零; (D)剪力和弯矩均不为零。

49.在下图悬臂梁中,截面C和截面B的 C 不同。

(A)弯矩; (B)剪力; (C)挠度; (D)转角。

50.下图中,杆的总变形△l= A 。

(A)0; (B)Pl/2EA; (C)Pl/EA; (D)3Pl/2EA。 51.静定杆件的内力与其所在的截面的 D 可能有关。

(A)形状; (B)大小; (C)材料; (D)位置。

52.推导拉压杆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ζ=N/A时,研究杆件的变形规律是为了确定 C 。

(A)杆件变形的大小不一; (B)杆件变形是否是弹性的; (C)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D)轴力与外力的关系。

53.下图中,若将力P从B截面平移至C截面,则只有 D 不改变。

(A)每个截面上的轴力; (B)每个截面上的应力; (C)杆的总变形; (D)杆左端的约束反力。

C P B A 54.冲床如下图所示,若要在厚度为t的钢板上冲出直径为d的圆孔,则冲压力P必须不小于 D 。已知钢板的剪切强度极限ηb和屈服极限ηs。 (A)πdtηs; (B)πd2ηs/4; (C)πd2ηb/4; (D)πdtηb

20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