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3:31: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析汉语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功能
内容摘要: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
文化背景,更蕴藏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汉语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只有透彻了解汉语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功能,才能更全面的认识中国的源远文化。
关键词:汉语 汉字 文化 特点 功能
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最古老的一种语言,其始创于公元前黄帝在世的时代,成熟于公元二十世纪后期,汉语是世界上的语言中孤立语的一个代表,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语言之一,使用的人口多,范围广,历史悠久。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而汉语是汉民族长期使用的语言,是我们国家各民族之间交往使用的主要语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语言之一。
1 汉语及其特点
汉语即中文、汉文,属汉藏语系分析语,有声调,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一种语言。在中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也使用汉语。在全球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占世界人口使用语言五分之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汉语具有以下三种特点:
1.1语音特点
汉语是一字一音的“单音节语”,每一个音节都是由声母和韵母加声调组的,如“农(nong)业(ye)技(ji)术(shu)推(tui)广(guang)”这几个字中n、y、j、sh、t、g是声母,ong、e、i、u、ui、uang是韵母,再添上阴平、阳平、上、去四个声调后成为单音节。声调,就是声音高低升降的各种形状,汉语普通话共有4个声调,即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和去声,除这些声调外,还有轻声,但它不算正式声调。单读汉字时不读轻声,常常是双音词的第二个音节才有可能读轻声,例如“虫子”、“蒜头”。 因此声调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们在语言中起着辨别意义的作用。如“鸡”与“饥”同音又同声,但它们代表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再比如孟姜女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虽然字数
1
不多,但上联里第1.4.6“朝”读chao是潮水的意思,第2.3.5.7“朝”读zhao,是早晨的意思;下联里第1.4.6 “长”读zhang,是涨潮的意思,而第2.3.5.7“长”读chang,是常常的意思,所以汉语是集视觉、听觉、思维为一体的学科。
由于汉语的单音节性,出现了同音禁忌、谐音吉祥语、谐音谜语、谐音歇后语等风趣的文化现象。如两个人不能分一个梨吃,代表会“分离”,还有民间很多的忌讳字“四”与“死”,“苿莉”与“没利”同音等。据史料记载,“九九”重阳节,人们会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而民俗中“糕”与“高”同音,以谐音求吉利。
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农业人员将科技入户工作细化到带农户亲自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让他们尝试到新技术、新知识,新品种等科技成果,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2词汇的特点
汉语的词汇,最大的特点是单音成义,也是基本词汇,就是每一个音节代表一个意义,如“日”、 “水”、 “山”。但现在更多的是多音节词汇,即基本词汇组合而成的词汇,它具有可解性,拆开后各有各的意思,如“花生”一词,其中“花”和“生”都 有它本身的意义,简单地把“花”的意义和“生”的意义加起来,并不能构成“花生”的意义,但是不能以为“花”和“生”和“花生”无关,拆开即失掉原来的意义,就必须用两个音节合成一个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的增加,我们只要掌握3000多个基本字就能描述清楚一件事,一个物了,不必创造更多的新词,如“红薯”、“山芋”、“地瓜”表述的是一个物体。
汉语这种深层文化,在时代的积淀中衍生出了大量的独具特色的词汇,像“和谐”、“ 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正气”、“推理”、“山水有致”、“锄头”等,它来源于中国的哲学“天人合一”论,“气”与“理”的宇宙观、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和重视伦理观,这些足够体现出它在一个民族中的地位。
1.3语法的特点
汉语的语法上的特点表现为“孤立语”。所谓“孤立语”,是指汉语中很少有构
2
词上的变化,对于词性、格位、数量、时间等的处理,既不增添附加语,也不表现在语形的变化上,而是用一种有系统的“词序”来解决,通常的词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或之中,动词在宾语之前,附加的区别词在它的主语之前等。汉语词序的固定所以成为主要特点和应用的必要,是由于词的本身没有一定的形态变化,词的后面又不附有表示句子成分的记号,这并不是汉语的缺点,因为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固定以后,如“昨天我借给农户一本《科技致富》”,人们可以清楚地辨认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汉语语法的特点不能忽略虚词的应用,语气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现代汉语的语气词放在一句的末尾,如“这件事是他干的啊?”与“这件事是他干的啊!” 两句话中都有“啊”字,却代表不同的语气,实际上还有语调在起作用。
2汉字及其特点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2.1汉字的起源
中国的文字起源认为仓颉所造,随着地下考古文物的发掘,证明我国文字的起源至少5500年以前,是甲骨文的前驱,与殷商时代的象形字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荀子说“作书者众”,认为仓颉是总结前人的经验,把大家发明的字系统而已,它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多数的人通过劳动和生活实践共同创造的。
汉字是记录语的书写符号,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大类型。它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的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彰文字。所以,汉字在形、声和义三方面都其特性。
2.2汉字的特点
从汉字字形来说,我国的文字保存着比较原始的状态,每一个字变成一个方块字,正因为在字形上保持方块的体形和结构上的平衡,使每个字像一个建筑物一样,有平衡、对称、和谐的特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以至中国文字的书法与雕刻艺术在世界各种文字中独一无二的。
从汉字音来说,汉字是读音最动听的文字之一。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音调,读起来清晰响亮,附有节奏和音乐美感,特别是中文诗讲究平仄,押韵等,如《沁园春·雪》朗读起来铿锵悦耳,抑扬顿挫,节奏特别鲜明。
3
从汉字的义来说,它直观达意,而且形声字多,这是汉字系统的又一个重要结构特点。汉字独体字少,合体字多;在合体字中,形声字最多。据有关研究统计,汉字中的形声字约占80%以上,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是:形旁标义,声旁标音,如:“菜、彩、踩、睬、蛟、蟹、蜻、蝗”等字,在字形结构上大都有基本字(声旁),基本字加偏旁部首(义旁),就构成新的合体字。这就是汉字中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和特点,使汉字易于学习、掌握,也是汉字的优越性。
汉字单音节字多,构词潜力大,这是汉字系统的又一个重要结构特点。词作为语言最小单位,主要用二次构词法进行复合构词,即把原来具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词结合构成双音词、多音词。如“和气”一词单独拆开后可造成很多词,和平、和睦、讲和、和解、和盘托出、暖和、温和、气体、气象、正气、天气、生气、福气等等。
从汉字书写的结构看,书写有规律,形差度(形体差异度)高,这是汉字书写系统的重要特点,英文字母仅有26个,而汉字偏旁部首不下于500个。汉字形差度高这一结构特点,不仅字与字区分明显,个性突出,还有助于学习认记,而且汉字极便于高速阅读。汉字的形体书写系统不仅有它的独特之处,而且也是有规律的。汉字的基本笔画只有五种,由基本笔画组成的一些部件也是有限的。
3 汉字汉语的文化功能
中国是一幅员辽阔,多民族聚居,人口众多的国家,方言方语复杂多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汉字在维系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汉字、汉语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语言是人类区别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语言,人类才可以交流,才能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从而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在汉字产生之前,人们用契刻词、结绳词等方法记录语言的内容,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找到了汉字这种最适合记录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民族创造的宝贵文化财富,正所谓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3.2 汉字、汉语的记载、确证功能
汉语、汉字记录了中国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要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卓著的功绩。所谓确证功能,就是以文字来证明文化,这在世界上其他民族中并不多见,但在中国却非常普遍。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浩浩长河中,汉字能被用来证明一个朝代统治的合法,能够给人们思想行为提供某种规范,甚至被认为具有预卜凶吉、除妖
4
祛病的功能。汉字常常不是仅仅作为文字符号来看待,同时还被视作挟带着某种观念的神秘符码。如唐伯虎戏秋香的一对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賞、賞风賞月賞秋香”。把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同时内容也巧妙地蕴含着某种含义。“囗人为囚”、 “人言为信”、“女子卑微为婢”,都能证明统治的合法性。
目前大家最关注的“钓鱼岛”事件,中国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的《顺风相送?6?1福建往琉球》,其载:“??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佳山。用甲卯及单卯取钓鱼屿。南风东涌放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今台湾)头,至彭家、花瓶屿在内。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取赤坎屿”。书中对钓鱼岛的名称做了十分清晰的记录,表明至少在14、15世纪中国人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中国明清两代册封使就把钓鱼岛作为出使琉球海上必经之路的标志,早于日本人发现钓鱼岛500多年。此后,琉球国不断派人到中国朝贡。据中国史书记载,明帝赐闽人善操舟者三十六姓赴琉,以利往来朝贡。
3.3 汉字、汉语的传播功能
任何文字都是为了满足交流实用之需而创造的。文字作为口头语言的书面体现者,在时间与空间中都极富传播力度,是文化交流和整合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国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广东话、江浙话、福建话、湖南话、江西话、客家话,以上方言都必须由汉字的同一书写形式,以便于沟通交流。
总之,汉字除了具有各种文字的共同功能之外,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特殊功能,在实践中,还在文学艺术、民俗文化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同时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系中国在政治、经济、文体上的统一,产生了并且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 [2]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王宁.汉字与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6).
[5] 王宁,等.《汉字与文化丛书》总序[A].《说文解字》与汉字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