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 第01讲 沁园春长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8:22: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沁园春 长沙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词中的重点词语; 3.内容赏析

4.感受作者的博大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1.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3.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沁园春”这个词牌名,相传东汉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4.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5. 写作背景

1924到1925年毛泽东在湖南搞农民运动 ,而中共党内对搞农民运动是有争论的。一些党内领导人对农民运动有不同的看法,担心农民运动搞过火,甚至有人称“农民运动糟得很”。而毛泽东却认为很好,还写了一篇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给党内对农民运动有看法的领导看的。由于这篇文章,毛泽东被解除了中共党内委员的职务。毛泽东一生有两次被解除党内职务,一次就是这个时期,另一次在井冈山时期。他在党内的重要职务被解除之后,被派到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1913年到1918年,毛泽东在长沙获得了难得的求学时期。毕业后,单纯的学生生活一去不返,同学们也因各种原因纷纷离开,各奔前程。十年后的毛泽东重温故地,自然心生感慨,再加上湖南军阀赵恒锡对其的追捕。毛泽东在告别故土湖南南下广州之前,还是比较仓皇的,这时的毛泽东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期。19分26秒】■ 字词汇总

1.字音

沁(qìn)园春 橘(jú)子洲 寥(liáo)廓 百舸(gě) 峥(zhēng)嵘 挥斥方遒(qiú) 百侣(lǚ) 漫(màn)山遍野 浪遏(è)飞舟 2.熟语

1

风华正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 中流击水:化用“中流击楫”,中流就是河流的正中间,指河流中最湍急的地方;击水代表逆风而上,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反抗的中坚力量。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本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理清结构

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阙描写今日独游,观橘子洲头秋景,联想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问题。

下阙用“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过渡,承上启下,回忆起与战友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把握重点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交代了时间是深秋,地点湘江橘子洲头。诗人在寒秋的橘子洲头,面对着滚滚而逝的湘江之水,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毛泽东会不会也有孔夫子的那份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有的话,那他和柳宗元的那份孤独是不是一样的呢?同样是一“独”一“寒”,柳宗元在《江雪》中所刻画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一老翁的形象和诗人毛泽东此刻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吗?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去看诗人站在在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相应的他所看到的风景在他的内心引起了什么反应。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山红遍”是指湖南岳麓山边上的一片红叶,“红”字写的是红枫满山,这是和寒秋照应。“万山”和“遍”字写得是红的范围,一个“遍”字写出枫叶之多之广。

“层林尽染”,前面说是“万山”,而这一眼望不到边际的万山之上的枫叶林是怎样的呢?一个“层”字,大家想想山上之林的长势应该是怎样的?枫叶林一层一层的,说明枫树林非常深,红的那种感觉也会是一层一层的。这句诗中“染”除了尽染之外,还表现出浸润之透,浸润之全。这里描写的枫叶非常美,在静态中又有动感。“染”字和“遍”字,有些动感,但总体来看还是静态的。下面要写动,写的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上面写红色,现在开始写绿色。“红”和“绿”都是充满生机的颜色,而一个“漫江碧透”的“透”字又写出了江色之澄澈,白居易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此处湘江之水也该是如此吧。而在开阔的水面上,正是“百舸争流”的景象,千舟竞发。

接着往下就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向下飞更为容易,可是一个“击”字告诉我们鹰是向上的,向着天空逆向地飞翔,就有了一种向上搏击的味道。而鱼朝上游正好透气,可是一个“翔”字却写出了鱼儿游向水深处的努力,就显示出一种在艰难中迸发出来的生命的力度。那我们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都是迎难而上的生命力的飞扬,所以你看天上地下,真是一派生机。

“鹰击长空”是仰视的, “鱼翔浅底” 是俯视的,还有平视的“层林尽染”,因为诗人站立在橘子洲头,上中下,层次清楚,而且既有静态的景物描写,也有动态的景物呈现,在色彩上更是大红大绿,我们看红色和绿色都是色彩中灿烂鲜艳浓烈的,所以会显得生气盎然,即使已到寒秋,可是依然是红绿相间,生机勃勃。这是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的特点,即使寒秋,可是都是生机勃发,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

一切景语皆情语,若是“怅”本不该写这类景物,应是“晓林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然而,毛泽东写的却是非常有活力的景物,到底“怅”什么呢?这个“怅”是失意吗?

顾随先生在《顾随笺释毛主席诗词》中说“‘怅’只是远望,长思之义,不可解释为怅恨、怅惘,而应该是远望、长思。

“万类霜天竞自由”

作者在橘子洲头,极目四望,视野开阔,正是远望。当此之时也该有长思出现吧,昔日好友,自己的青春年华,一切都跟眼前之景色一样充满了激情和生机。

正是因为心中有如此豁达,所以笔下才会是目力所及无不生机勃发,所以才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叹。天地之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一切都在万物自身。人呢?人也一定是“竞自由”的,是自己主宰自己的沉浮的。这是一份信心,一份在困境中搏击的勇气。在上阕之中,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应该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之前的景物描写和之后的问话,都是围绕这句话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是上阕写景的中心,词至此才是见出了诗人的情怀,这是一份抒情,一份充满自信的抒情。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所谓“游”不一定是游泳,游玩、游学未尝不可;携是携手,就说明不是独自一人。后面“百侣”告诉我们是很多的人,曾经的岁月大家一起求学游玩。正好和上阕的第一句“独立寒秋”是一个呼应,独自一人和携来百侣,这是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曾经的那一份岁月是怎样的呢?一年之中,一日之内,哪一分哪一秒是峥嵘的?不过是因为有人的峥嵘才会有岁月的峥嵘。“稠”是多的意思,这样的峥嵘岁月很多很稠密。这个“稠”字真是用得好,不用多而说稠,就把那种密度写出来了,这是诗人要夸耀的,得意的青春时光,所以不仅是多而且稠密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风度翩翩的少年,壮志凌云。那份才华、风度何以焕发?那份意气、挥斥何以展现?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这二句是一个顺接的关系。“指点江山”气势博大,是概括;“激扬文字”则是具体化。当年毛泽东办《湘潮》、《湘江评论》就是激扬文字。这是毛泽东在年轻时候作为学生所做过的事情,他那个时候的年龄跟同学们差不多,年轻时候大家都会写文章,指点历史,评说当下。那我想这是年轻人的一份意气,一份激情,年轻人就应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是毛泽东当时的江山是怎样的江山?国家又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毛泽东在诗中说“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就是一种忧国忧民,想要救国救民的大情怀,其实就是顾炎武所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可能是穷学生,没有钱,可是却心忧天下。清朝一代名臣左宗棠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正此谓也!

“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是意动用法,就是“把……当作粪土。” 心中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自然对于所谓的功名利禄就看得轻了。把万户侯这样的功名利益视为粪土,所以在这几句话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书生意气,而且这份意气是有天下在胸中,有人民在心中的。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当年一起在湘江水流最急的地方游泳,而游泳所激起的浪花都遏止了船的前进:这是一份超强的自信。“游”是多方面的,游学可以是词中的“激扬文字”,游玩可以是“到中流击水”也就是游泳,这两件事一个是激扬其智慧,一个是激扬其生命力。二者共同的特点是智慧和生命力的张扬,本质就是一份激情的飞扬。

词的上阕最后是一个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讲上阕的时候我们说是对“万类霜天竞自由”来做了一个回答。万物自主沉浮,苍茫大地自然也是人民来主宰。然而,以当时中国之形势,军阀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来来去去受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