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作业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2:03: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3-21

证券投资学

第一次作业

Contents 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we have experienced difference processes of IPO. Briefly describe them.......................................................B. Please draw the cumulative rate of return of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from 1997 to 2014 and the density function of the rate of return. .................................C. List two close-end funds in China and draw the graphic of their historical performances ..................................................................................................................D. List two open-end funds in China and describe their asset allocation ....................E. Reference ................................................................................................................ 1500015807 沈卉沁

第一次证券投资学作业沈卉沁 1500015807

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we have experienced difference processes of IPO. Briefly describe them.

IPO泛指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社会公众发售。以1986年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为起点,截止2016年年末,我国的IPO制度可分为两个大阶段。 一、非市场化定价时期

1. 起步试点阶段(1968~1993)

国内企业股份制改革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84年11月14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只股票。

在中国证监会于1992年成立以前,国内证券市场IPO处于较为混乱的“多头管理”状态;央行、中央及地方体制改革部门、国家计委甚至国务院证券委等部门均具有证券发行审批权。

上市的公司主要在上海和深圳,主要的发行方式为内部职工股和定向募集。发行规模极小;募资规模波动大;发行价五花八门;上市首日平均涨跌幅异常大。

表 1 1990 至 1992 年上市公司发行数据统计

2. 计划审批制阶段(1993-1999)

1992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规定了新股发行上市的程序:“新股发行审核制度采用政府相关部门审批的方式”。计划审批阶段的股票发行推荐工作仍由地方政府和中央各部委负责,证监会负责额度审批和股票发行审核工作。

在1993年至1997年间,中央分四次下达了新股发行的计划指标

? 1993-1995:实行“额度管理”制度,证监会和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负责制定每年国内发行股票的总额度,再分配给各个地方政府和中央部委。 ? 1996—1997:过渡到“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指标管理”阶段过渡。发行人先向其所在地地方政府或中央主管部门提交发行额度申请表,由地方政府或中央主管部门在额度内进行一级审批;再由中国证监会进行复核,形成二级审批。 在定价机制方面,“计划审批阶段”的IPO发行定价普遍采取“市盈率定价法”,主要由中国证监会审核制定。其特征包括: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募资规模显著增长;上市首日涨幅较之前相比显著下降,但平均涨幅仍超100%;上市首日换手率明显上升,“新股首日抛售策略”成为市场主流

同时,“计划审批制”阶段出现的两次IPO暂停和重启,一方面说明社会各界对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的过快扩容对二级市场股价造成了较大冲击,使得管理层开始探索以控制IPO节奏为主要手段呵护市场稳定发展。所谓的管理层被“指数绑架”,可以说始于此阶段。

1

第一次证券投资学作业沈卉沁 1500015807

表 2 计划审批阶段 IPO 公司数据统计

3. 通道制阶段(2000-2003)

随着《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的颁布,A股IPO发行逐步由审批制过渡到了核准制阶段。其中《证券法》的出台使得IPO可以根据企业未来经营需要自主确定融资规模,在一定的市盈率范围内和主承销商协商定价。虽然仍存在IPO公司发行数量限制,但改变了在审批制下由行政机制遴选与推荐发行公司的方式,主承销商开始承担股票发行的风险。

为促进一级市场新股资金向二级市场回流,证监会2出台了《关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有关问题通知》,发行人可自主选择在新股发行阶段将50%的新股由上网公开发行改为二级市场市值配售,投资者自愿申购新股。在解决沪深两市市值合并计算的技术问题后,正式实施

发行规模再创新高,4年间IPO的融资总额(2372亿)超过了此前十年总和(1904亿)。一级市场巨大的融资需求也对二级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A股市场 2001-2005年的熊市正始于此。

表 3 通道制阶段 IPO 公司数据统计

4. 保荐制阶段( 2004 至 2008 年)

为加快A股IPO的市场化进程,加强发行人以及券商投行人员责任意识,证监会于2003年发布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在定价制度方面,保荐制阶段首次引入了询价制度。

新股破发首度出现。市值配售2006年起取消,配售方式重回网上发行和网下配售,中签率走低,但未改变中小投资者的弱势地位。且行政干预IPO定价使得一、二级市场估值差距拉大,导致大量资金囤积一级市场“打新”,影响稳定。

然而,自2004年“保荐制”实施以来,随着06、07年A股走出“超级大牛市”行情,IPO发行速度和发行规模均创出历史新高。“保荐制”阶段的募资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