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2:22: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 在教学中,老师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习的目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问题。

然而,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基本无自主性可言。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学的没有积极性,没有兴趣,苦不堪言;教师教的没有针对性,又担心有知识没教到,就越教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费力不讨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就是在学生和教师陷入上述怪圈无法摆脱的时候开始的。课改后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

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的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自主是 “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核心是启迪学生思维,从而达到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在在高中阶段实施的语文教育改革,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摸索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摸索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方法策略来。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保证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呢?笔者认为,如果单单把关注的视点放在学生某一学习点的操作策略上,无异于孤立、形而上地看问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要形成一个全程渐进的自主学习系统,应在立足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特点上来构建学习策略。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自主确立

笔者从一份调查表中了解到,高中生基本能确立语文学习短期目标,也基本能规划自己的语文学习时间。然而,他们在确立语文学习长期目标、制定周计划和学期计划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因此,从总体上看,高中学生语文学习计划性不够强,学习目标,特别是长期学习目标不很明确,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

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初步了解。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尊重,并鼓励他们,让他们有一种向上的信念;给他们适当的引导,给他们更多的自己做决定或自主控制学习进程的机会,向他们推荐合适的材料。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但最终的目标不能由老师不顾实际地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确定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从自身特点出发自主定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指导,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在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如对同一文本,学生可以将语言描写作为学习重点,也可以将写作方法或观察角度等作为学习重点。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既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二、激发学生,对将学内容充满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自己学习的欲望自然会在心中产生,有了内在的热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与课本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