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省高考历史三模试卷(解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8:47: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 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科学阐明了人民共和国的社会矛盾问题 B. 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D. 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2019年陕西省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1. “盟”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

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这表明春秋时期( )

8. 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陆续被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到1957年,国家统

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种类由227种增至532种。这一政策的推行( )

A. 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C. 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 B. 适应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D. 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

A. 分封制崩溃 B. 礼乐制遭破坏 C. 民族融合加强 D. 国家权力下移

9. “让我用德语,否则人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

材料中的“我”主张( )

2. 汉代曾有班超“弃笔从戎”的壮举,面唐代中期后则出现“弃武就文”“不肖子弟为武官者,父母摈

之不齿”的现象。此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

A. “与上帝直接对话”

C. “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B. 从军带来的伤亡过大 D. 科举制的完善与兴盛

B.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D.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A. 军功奖励制度的缺失 C. 国家长治久安的实现

10. 据统计,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威尼斯商人在亚历山大港每年平均大约进口350万英镑价值的香料,

但是在1502-1505年的4年中,这一数据下降到每年l00万英镑左右。这一现象反映出( )

3. 宋元明时期,浙江金华浦江县的郑氏家族影响巨大。在《宋史》《元史)((明史》中都以“孝友”

或“孝义”的名义为他们列传,明建文帝还为其亲自题写“孝义家”匾额。元末农民军进人浦江县,都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第。这一现象表明( )

A. 欧洲市场香料交易量大幅下降 C. 世界市场的雏形由此开始出现 B. 欧洲贸易的中心逐渐发生转移 D.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中断

A. 社会伦理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C. 下层人民斗争手段趋向理性 B. 农村社会关系趋于和睦稳定 D. 社会秩序依赖世家大族维持

11. 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程度,在俄国只能完成资产

阶级的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当时的任务应当是通过革命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不是激进地试图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该观点( )

4. 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

建祠、修家谱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 )

A. 旨在揭示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规律 C. 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还不成熟

B. 意在解释十月革命性质为社会主义革命 D. 反对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A. 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

C. 忽视生产规模的扩大 B. 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 D. 成为固守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群体

12. 如图是1980年代中期欧美部分国家国有企业比例(%)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战后欧美国家( )

5. 洋务派鉴于“既不能禁华商之勿搭洋船,又何必禁华商之自购轮船”,所以允许商办运输业,但又怕

完全商办“久恐争利滋弊”,于是把商办置于官府监督之下。由此可知,近代“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 )

A.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 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B. 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D. 辅助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A. 对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模式不同 C. 都开始重视利用国有化调控国家经济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0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B. 在所有制结构的比例上摇摆不定 D. 国有经济的比重实现了持续增长

6. 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各省打出的旗帜五花八门:武昌打出了“铁血十八星旗”;上海打出了五色

旗;广东出现了井字旗、青天白日旗;杭州一带打出的是白旗。这表明( )

A. 各地对革命的理解不同 C. 封建官僚借机投机革命 B. 革命党人内部政见纷杂 D. 思想领域出现活跃景象

材料一明清时期人口攀升,对于棉布的需求日益增大。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纺织不易,而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再加上区间贸易优势明显。从明代开始,江南苏州、松江等地棉布便已经行销全国。明清江南私营纺织业生产各个工序保持独立,形成了纺纱、织布、染布、踹布四道工序。同时在生产和销售之间也存在分离,客商牙行与当地棉商起到了沟通买卖双方、促进交易的桥梁作用。生产效率的提高把江南纺织业发展推向了顶峰。

--高建刚《明清纺织业中的分工与效率》材料二 17世纪,面对印度棉纺织品的挑战,英国政府颁布一

第1页,共8页

7. “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

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该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于( )

系列法令,禁止进口销售印度棉布,并鼓励英国商人进入棉纺织行业。英国人将科技作为棉纺织业发展的根本动力,1624年,制定专利法,鼓励不断发明创新,1765年珍妮纺纱机、1779年的骡机、1785年水力纺纱机相继出现。棉纺行业机器化和工业化大大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英国有能力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纺织品市场。 --杨松《17-19世纪英国棉纺织业研究综述》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棉纺织业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不同之处。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重阳节”的昨天与今天

先秦 秋天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 过重阳节的习俗逐渐由宫中传至民间,“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可令人长寿”,官民“自发向家中老人叩首”成为风尚。 当时道教宣称,“九为阳数,九九极阳,最为大吉”,各地道观往往举办道场以求长寿。佛寺则举办法会,由年老高僧诵念佛经超度亡灵。 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除举行赏菊、饮酒外,主要举行敬老之类的诗会,县令、保长会携带各类果品慰问年满六十的老人。 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分别对北宋开封与南宋临安作了大量生动的两宋 描绘,皇宫中帝妃吃花糕、赏菊,民间则流行荡秋千、游街市、访亲友,瓦肆、勾栏通宵达旦说唱尊老、助老的话本。以后,历代皆然。 2012年12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月28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日 --摘编自杜尚侠《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重阳节》根据上表,任选其中两个阶段,提取有关“重阳节”发展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明确,说明史论结合,运用史实准确。)

15. 材料:据1964年统计,新中国全年卫生事业费九亿三千余万元中,用于公费医疗的二亿五千余万元,

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的仅占16%.这就是说,用于八百三十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五亿多农民的还多。当了解到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时,毛泽东十分震怒,于是在1965年6月26日发表了一个讲话:“医学教育要改革……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初中生。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这就是著名的“六二六指示”。由于有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和短期内培养大批适合农村经济条件的基层卫生人员的独特构想,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赤脚医生。到1975年底,全国已有8501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1559214人,生产队的卫生员3282481人、接生员615184人。这支队伍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卫生部拥有的卫生人力总量(220万名卫生技术人员)。他们为农村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德成《毛泽东与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农村医疗改革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医疗改革。

16. 材料一:几乎完全在清朝领土上作战的日俄双方,在这场1904年至1905年的战争角逐中出现了意想

不到的结果,日本人惊人地击败了俄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为清政府开启了新的希望‘认为只要能让内部团结就能恢复国力。

--摘编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二:1904年发生日俄战争,这一时代的历史学家勇敢地记录到。该事件标志着日本进入国际大家庭。而这真正标志的是中国的觉醒给了其众多人民不只是自由,而且是无限制地获得劳动的机会,也获得了最高级之科学机械劳动力的权利。返老还童的中国,这只是中国复兴的第一步。

--摘编肖杰克?伦敦《黄祸》等(I)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日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杰克?伦敦对日俄战争影响的认识,并概括两则材料观点的相同之处。

两汉 魏晋 隋唐 第2页,共8页

17. 材料:郑毓秀(1891-1959)幼年受母亲影响反对缠足,拒绝祖母安排的包办婚姻。1908年慈禧太后去

世后,清政府渐渐瓦解,她又受父亲启发决定走上革命救国道路。赴日游学期间,郑毓秀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同盟会,开始从事革命工作。辛亥革命爆发后,地“在北京参加党人机关秘密工作,出入平津,潜携炸弹”,并参与了对袁世凯、周学熙等人的暗杀行动。

其后郑毓秀避祸法国,学习法律。五四运动爆发后,她通过”玫瑰代枪”事件在《凡尔赛条约》签订前劝说陆征祥拒签和约,“为保证国家的合法权益做最后的努力”。毕业回国后,郑毓秀历任上海临时法院院长地方审判厅厅长及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等职,参与起草《中华民国民法典》,“关注保障女子权益问题”,力主男女平等。

--摘编自赵展欣《玫瑰与枪:郑毓秀的传奇一生》等 根据材料,概括郑毓秀的进步活动。

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价郑毓秀在推动妇女解放方面的作用。

第3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