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知识点范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43: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学习目标:

1.记住和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物理模型,并会熟练应用。 3.强化规范化解题。 考点说明:

考点测试内容测试要求 20牛顿第一定律A√ √

21探究、实验: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a √√ √ 2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C√√√√√ 23牛顿第三定律A √ √√ 24力学单位制A √√

说明:1.不要求求解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不要求求解三个及以上连接体问题。 学习过程: 一.基本问题

例题1:(2008年考题2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对物体施加10N的拉力,g取10m/s2,求: (1)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运动3s时速度的大小;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10m时经历的时间。 知识点:⑴受力分析图

⑵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⑶理解:①有力就有加速度(力和加速度是瞬时对应的关系)。 ②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③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⑷运动学公式:

例题2:(2007年考题26)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32m/s的速度行驶。因前方出现事故,司机立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5×103kg,刹车时汽车所受的阻力为1.2×104N,求: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 (3)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诊断训练: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与它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D.物体受外力恒定,它的速度也恒定

2.物体在合外力F作用下,产生加速度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与F反向 B.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与F反向 C.不论在什么运动中,a与F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物体在与其初速度始终共线的合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取 v0 方向为正时,合外力F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在0-t1 这段时间内 ( )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减小 二.提高题

例题3:一个质量是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m/s2)若物体受到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后由静止开始运动。问: ①加速度大小?

②经过4s钟,物体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③若4s末撤去拉力,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变化1:若不是受水平方向的10N的拉力,而是与水平成37°角斜向下的10N推力作用(如图示),那么上述问题结果又是怎样? 变化2:将恒定拉力F改为弹簧推物体:

(由10年27题改编)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另一端紧靠一质量m的木块(弹簧与木块没有连接),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始终为 ,在外力作用下,木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继续滑行最终静止于B点,请定性说明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木块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

例题4:(传送带模型)

如图所示为一绷紧的水平传送带装置,一质量m=0.5kg的物体(视为质点),从离皮带很近处无初速地落到最左端A处,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0.1,AB两端间的距离为L=2.5m。试求:

⑴若传送带始终保持以υ=1m/s的速度顺时针移动,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所需的时间为多少?并画出物体的V-t图象。

⑵欲用最短时间把物体从A处传到B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