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审定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6:22: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 道教和佛教

1、道教: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吸收了一些神仙方术,他以治病来来传道,太平道很快传播开来。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 2、佛教:

起源: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人我国。

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 36 页 共 50 页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标)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知识与能力)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重点:赤壁之战 难点:曹操失败的原因 一、官渡之战 1、背景:

东汉末年,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2、时间:公元200年 3、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

4、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5、影响(作用):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2、时间:公元208年

3、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

4、经过:公元208年,曹操率领20多万大军南下,想统一南北,却被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逃回北方。 5、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6、影响(作用):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第 37 页 共 50 页

三、三国鼎立 1、形成: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2年,孙权称吴王,后在229年于建业称帝,国号吴。 2、经济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台湾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四、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第 38 页 共 50 页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标)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了解西晋的治国策略,分析八王之乱

第 39 页 共 50 页

的原因;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 一、西晋的建立

1、背景: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国。2、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国,统一全国。

4、腐朽统治:政策上优待大地主、大贵族,他们在治国方略上却缺少雄才伟略,生活上豪华奢侈。 二、八王之乱

1、概况: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2、影响: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 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混战导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 2、内迁情况:

西北的氐族、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 鲜卑族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山西及河套地区;

3、结果:西晋时期,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第 40 页 共 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