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效应的实证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3:08: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效应的实证分析

作者:张卓 罗淏炜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1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生产总值;劳动力;演变

产业结构指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产业结构的演变,表现出本地区内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主要包括就业人数和资本额等。本文采用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及其所占比例变化和各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及其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来衡量山西省三大产业的演变规律,这是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研究产业结构演变对于掌握经济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最直观的表现是名义GDP从1978年的87.99亿元增长到了到2015年的12766.49亿元,从1978年到2015年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如图1: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总值和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山西省是资源大省,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很大。从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占山西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在2015年第三产业超越了第二产业。在发展速度上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具有明显落后的特征。如上海在2005年第三产业就已经超越了第二产业。面临新的产业结构周期,山西应该抓住机遇,积极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一、山西三次产业演变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三大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从1978年18.2亿元增长为2015年783.16亿元,增长了40倍;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从1978年51.47亿元增长为2015年5194.27亿元,增长了101倍;最为突出的是第三产业总值从1978年19.32亿元增长为2015年6789.06亿元,增长了371倍。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在不断减少,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山西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本文主要采取三次产业产值和三次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两个指标对山西省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演变所呈现的特征进行描述。 1.产出分析

1978-2015年山西省三次产业占本省GDP比重的变化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1978-2015年,山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除个别特殊年份外(这些年份主要受政策影响)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1978-2014年处在45%-65%波动,并未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在2012年后,第二产业产值出现下滑。其原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于山西的资源禀赋决定其第二产业在2012年以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在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柱。

1978-2015年期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具体表现在:1978-1982年、1987-1990年、1993-1995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都有所上升;1978-1995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是1995-2008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又呈现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自1978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从2013年来增长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一产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产值比重上升趋势似乎违背了一般演变规律,但是考虑到1978年是我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就农业方面推出了一项重大举措:农村实行分田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自此农民拥有了土地的自主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导致第一产业在改革初的几年产值比重不减反增的现象,这是制度的外部性造成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1995年开始回升,主要是源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山西省在这一时期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在2013年以来才进入高速发展期的,主要是源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刺激作用,这一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仓储物流等在互联网经济下高速发展,直到2015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山西由于深居内陆,在对外对外贸易和航海运输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因此相比沿海城市发展速度有着明显的落后趋势。 2.就业分析

1978-2010年山西省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如图3,总体趋势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基本维持稳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在不断上升。从图中可以看得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增长较为缓慢,从1978年的15.35%增长为2010年的35.23%。第一产业从65.07%下降为38.33%,第二产业变动幅度较小,从1978年的19.57%增长为2010年的26.44%。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1998年以前,三次产业结构就业人数比例保持了传统的“一、二、三”结构,1998年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进入“一、三、二”结构,从趋势分析,山西快就进入“三、一、二”结构阶段,最终再进入“三、二、一”结构阶段。也就是说,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效率在不断提高,耗费的人力资源正在逐步减少。根据劳动的流向也可以看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向更高产业转移,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从就业人数绝对数值如图4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并没有减少,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增加。说明山西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资源错配的问题。农业发展机械化不明显,农业发展仍处于粗犷发展阶段。亟待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产业机构变化的动因中需求与供给分析,第一产业劳动力 人数不降而相对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1、农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低于其他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导致其劳动力沒有减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农业机械化、社会化的缺失,使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导致劳动力相对比重减少。 二、山西三次产业演变规律原因分析

产业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劳动力在三大产业间的分配会受到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三个,分别是需求因素、市场因素和知识经济因素。

1.需求因素。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是下降的,对制造业的需求是先上升后下降,最终让位给服务业。随着经济发展,一个地区初期的基础建设等离不开制造业,但是到经济发展偏向成熟时,对制造业的消耗性减少。服务业的收益对象不仅有一般消费者,还包括企业。因此服务业就会有很高的边际需求,其相对需求上升是必然的。

2.市场因素。农业的技术进步率虽然远远低于制造业,但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农业还是呈现出生产率提高的倾向。比如农业正在逐步实现机械化,收割机、播种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在生产率上升和相对需求下降的基础上,将导致农业劳动力比例的持续下降。 3.知识经济因素。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定义的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并将进入信息经济。现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将正在运用到生产领域,并将对产业结构的发展优化产生重大作用。随着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制造业的智能化,服务业的智能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支持将会减少。

三、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山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产业结构也发生着变化。但是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诸多突出问题,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高,工业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吸收不足等。因此,为实现山西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重点发展以交通运输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山西省是资源大省,采掘业市场规模庞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山西从1978-2015年,煤炭产量连续增长为9.77亿吨,建立完善高效的运输产业对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有重要推进作用,即使在2015年后受政策影响,煤炭产量开始下降,交通运输仍然可以为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效率服务。201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全面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山西省依照自身,发挥招商引资的能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终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能缺少高素质、高层次、高技能的服务型人才。因此,山西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需要引进大量人才,为第三产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