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0:52: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一 燃烧热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用氧弹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与相互关系。

2. 了解氧弹量热计的原理、构造及其使用方法,掌握有关热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测量技术。

3. 掌握用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的改变值。 二、实验原理

燃烧热是指一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时的热效应。所谓“完全燃烧”,是指有机物质中的碳燃烧生成气态二氧化碳、氢燃烧生成液态水等。例如:萘的完全燃烧方程式为:

C10H8(s)+12O2(g)=10CO2(g)+4H2O(1)

燃烧热测定可在恒容或恒压条件下进行。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在不做非膨胀功情况下,恒容燃烧热Qv = ΔU, 恒压燃烧热Qp = ΔH。在氧弹式量热计中测得燃烧热为Qv, 而一般热化学计算用的值为Qp, 这两者可通过下式进行换算:

Qp = Qv + ΔnRT (1)

式中Δn为反应前后生成物和反应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差值;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反应温度(K)。

在盛有定量水的容器中,放入内装有一定量的样品和氧气的密闭氧弹,然后是样品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传给水及仪器,引起温度上升。若已知水量为W克,水的比热为C, 仪器的水当量W’(量热计每升高1oC 所需的热量)。而燃烧前、后的温度为t0和tn。则m克物质的燃烧热为:

Q’ = (CW + W’) (t0 ? tn) (2)

若水的比热为1 (C = 1), 摩尔质量为M的物质,其摩尔燃烧热为: Q =

m (W + W’) (t0 ? tn) (3) M水当量W’的求法是用已知燃烧热的物质(如本实验用苯甲酸)放在量热计中燃烧,测其始、末温度,按式(3) 求W’。一般因每次的水量相同,(W + W’)可作为一个定值 (W)

1

来处理。故Q =

m (W) (t0 ? tn) (4) M在精确的实验中,辐射热及铁丝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及温度计本身的校正都应该考虑。另外,若供燃烧用的氧气中含有氮气时,则在燃烧过程中,氮气氧化成硝酸而放出热量亦不能略去。

实验过程中,量热系统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因此量热系统和恒温的环境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相互热辐射,对量热系统的温度变化值产生影响,这可以用雷诺图解法予以校正,即根据不同时间t测得量热系统的温度θ的数据,作温度—时间曲线CABD,如图1(a)所示,曲线中A点为开始燃烧时量热系统的温度,B点为燃烧结束后测得的量热系统最高温度,然后在温度轴上找出对应于夹套水温的点θM,通过θM作时间轴的平行线,交CABD于M点,通过M点作时间轴的垂线,再通过A、B两点分别作CA、BD的切线交垂线于F、E两点,则由E、F两点所表示的温度之差值,即为燃烧反应前、后经校正的量热系统温度变化值Δθ。FF'表示在量热系统的温度从A点上升至M点这段时间Δt1内,由于环境辐射和搅拌等引进能量而造成量热系统温度的升高,这部分是必须扣除的;而EE'表示在量热系统的温度从M点升至B点这段时间Δt2内,由于量热系统辐射热量给环境而造成量热系统温度的降低,这部分是必须加上的。故用E、F两点所表示的温度之差值来表示量热系统的温度变化值Δθ是比较合理的。

图1 温度校正图

(a)绝热较差 (b)绝热良好

有时量热计的绝热情况良好,而搅拌器的功率偏大不断引进少许热量,使得燃烧后量

2

热系统的温度最高点不出现,如图1(b)所示,这种情况下的Δθ仍可按上法进行校正。 三、仪器与药品

GR3500氧弹量热计1套;氧气钢瓶(附氧气表);数字式精密温差测量仪1台;压片机2台;万用电表1只;电吹风1个;小镊子1把;容量瓶1个。

苯甲酸(标准量热物质);萘(A.R.)。 四、实验步骤

1.将量热计及其全部附件加以整理并洗净。 2. 苯甲酸的压片,装置氧弹

氧弹详细构造如图2所示。旋下弹帽,置于弹头座(见图3)上,取出燃烧皿9,用蒸馏水洗净,吹干并准确称重至0.1mg,仍置于弹帽的燃烧皿支架6上。从压片机(图4)上取下压模,用蒸馏水洗净、吹干。

图2 氧弹 图3弹头座

1—电极;2—充气阀门;3—充气管(兼作电极); 4—放气阀门;5—燃烧挡板;6—燃烧皿支架; 7—弹体;8—弹帽;9—燃烧皿

用台天平称取约0.8g(不超过1g)已干燥的苯甲酸,倒入压模中(压模下有一垫块),将压模置于压片机上,向下转动旋柄,徐徐加压试样使其成为片状(注意:压力必须适中。若压片太紧,不易燃烧;压片太松,又易炸裂残失,使燃烧不能完全,此步骤为本实验成功的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