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 教学反思与改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3:25: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狼和小羊》 教学反思与改进

《狼和小羊》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篇生动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是还是蛮不讲理地向小羊扑去。课文篇幅短小,通过狼和小羊的神态,对话揭示了角色的本质,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与改进 G623 A

今天在学校多功能教室,我上了一次区域公开教研课,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这篇课文。在精心准备了几天后,我本以为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可整节课上下来,并没有我料想中的那么顺利圆满。于是,我伏在桌上,掩卷沉思,此时,上课时的一幕幕又如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思路比较清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也基本做到图文并茂、吸引学生注意,但根据听课老师们的评价,结合自己现在的回顾,我发现在这节课上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问题设置不够合理

我发现自己提的问题有好几个都不太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过于“成人化”了。比如,在讲到“狼第一次找碴儿吃小羊”时,我抛出问题“面对狼凶恶的语气,小羊

是什么反应?”问题一下来,学生们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可问题是,为什么要如此明显提醒而不是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呢?问题在哪儿?现在我才发现是我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年龄特点,完全用成人化的思维想问题,没有设身处地考虑。

二、读书指导欠佳

《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中的狼和小羊性格突出、形象鲜明,内容多为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更能促使学生感同身受理解人物形象和寓意。我注意到了这一点,将分角色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足之处就是一味地让学生读书,却忽视了对他们的指导。只在一次对话中提醒了学生要加重几个词语的读音。这种“为了读书而读书”的教学模式只是将目的放在了完成教学任务上,却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培养,这对其语文长期学习不利。 三、学生主体性地位不突出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不仅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而我是过分注重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情及个人反馈。整节课下来,给我感觉很深的一点就是课堂总出现“冷场”。一个问题下来,学生主动举手的人不多。这与平日的常态课不太一样,平时我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会在台下七嘴八舌地回答,甚至还会主动要求我喊他们的名

字。我不知道这节课是否是因为有很多老师听课,他们就显得拘谨,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听明白我说的问题,总之没有完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欲望。 四、语速稍快的改进

(一)课前充分准备,课上随机应变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本着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教案是指明灯,但我们并不能完全被它束缚,只要大体流程跟着教案走,然后根据自己对教案的熟悉直接信心百倍地拿起教材。在课堂上,随着环境的变化,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可以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产生新的教学设想,让这个课堂丰满和灵动起来,而并非总是被禁锢在教案和校本模式的既定思维中。唯有如此,整个课堂才会变得流光溢彩,精彩纷呈。

(二)充分考虑学情,降低问题难度

放慢语速。 对低年级学生,今后我一定会不断提醒自己要放慢讲话速度,耐心细致地反复讲解,直到他们都听懂为止。

设置问题坡度。下次再有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出现时,我不会再急着把他们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在心中先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要得出最后的答案会经过几次思考,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最后一步又是什么,哪一步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