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高考化学练习题(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39: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三理科综合试题化学科练习(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Pb--20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6分,共42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硅胶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B.明矾净水的原理和家用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 D.雾霾的形成与工厂废气的排放有关,与汽车尾气无关 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33.6升CO2与O2的混合气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 NA B.15克甲基正离子(CH3)含有的电子数为8NA C.1molCl2与任何物质充分作用,转移电子数都为2NA

D.将0.1 mol N2和0.3 mol H2置于密闭容中充分反应,可得0.2NA个NH3分子 3.在指定的条件下,下列各组微粒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溶有大量SO2的溶液中:Ba、NO3、Na、Cl B.酸性K2Cr2O7溶液中:C2H5OH、S、SO4、K

+

-13

-12-2-+

--2-+

2+

-+

-

+

C.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

C.室温下,C(H)=1×10 mol·L的溶液中:NO3、Cl、SO3、Na D.遇K3[Fe(CN)6]得蓝色沉淀的溶液中:AlO2、NH4、Ba、SCN4.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HF溶液可以除去硅晶体中含有的少量二氧化硅晶体

-+

2+

-

B.向两份Fe3O4固体中分别加入HCl溶液与HI溶液,二者反应现象一样

C.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又加入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 D.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所得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溶液中存在CO3或HCO3

5.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何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均相同 B.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C.对于任何一个吸热反应,使用催化剂后,ΔH将降低

D.已知:O==O键键能为a kJ/ mol、H-H键键能为b kJ/ mol、水蒸气中H-O键

能为c kJ/ mol。又知:H2O(g)== H2O(l) ΔH= -d kJ/ mol。

则反应2H2 (g) + O2(g) == 2H2O(l) 的ΔH为:(a+2b-4c-2d)kJ/ mol

6.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最终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的共有多少组? ( ) ①少量Na2O2投入Ca(HCO3)2溶液中 ②过量Ba(OH)2溶液和NH4HSO4溶液混合加热

③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 ④FeCl3溶液与NaHS溶液混合 ⑤用铁作阳极长时间电解足量Na2SO4溶液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7.1 mo1Cu2S与2 mol FeO投入到足量稀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Fe(NO3)3、Cu(NO3)2、 CuSO4的混合溶液,并产生NO气体。则最终反应所得NO物质的量为 ( ) A.4 mo1 B.5 mo1 C.6 mo1 D.7 mo1

1

2--+

选择题答题卷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14分)W、M、N、X、Y、Z是五种常见的短周期元

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右图所示。已知W 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M和Ne原 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N与X相邻;X的单质是一 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 电子数的3倍;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W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M N X Y Z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元素Y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M、X、Z形成的单质熔沸点 M>X>Z B.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

C.X分别与W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晶体类型均相同 D.Z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一定强于Y元素的含氧酸

(3).元素W与M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4).X、Z与氢三种元素按1:2:2形成的五原子化合物属于_______分子(填 “极性” “非极性”)

(5).与Z同族的元素都能形成氢化物,其中水溶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6).含有N元素的两种常见离子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试写出该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________。

9.(14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拟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B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表中的三个备选装置则是为完成实验必须的设备。各装置之间用橡胶管连接。请回答下列问题:

2

(1).若NH3从左向右流动,Cl2从右向左流动,则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 _____、_____、B(请将C、D、E、F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2).正确连接装置后,如何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的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烧碱 B.浓硫酸 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

(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开始后,C装置内产生白烟,试写出C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使NH3与Cl2的混合更充分,Cl2应从C装置的______口进入(填“a”、“b”、“c”)

(7).该装置是否还存在着缺陷______(填“是”、“否”),如果有,其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则不填该空)。

10.(16分)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工业上可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其反应为:3H2(g)+3CO(g) ΔH<0

(1).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一个条件能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CO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 a.降低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缩小容器体积 d.减少CO2的浓度

(2).若反应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判断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3V正(CO2)=V逆(CO) b.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3a mol H2 c.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3).300℃时,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充入4 mol H2、6 mol CO。5min时,反应恰好达平衡,此时H2的转化率为75%。

① 5min时V(CO)==_________mol/(L·min)。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② 保持温度不变,在以上已达反应平衡的容器中,将每种物质同时增加1mol,则此时平衡将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4).下图中,甲装置为CH3OCH3、O2、KOH三者构成的燃烧电池,其电极均为Pt电极。装置乙中,C、D电极为Pb电极,其表面均覆盖着PbSO4,其电解液为稀H2SO4溶液。 ① ②

写写

出出

甲乙

装装

置置

中中

AC

极极

的的

电电

极极

反反

应应

式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当有23克甲醚参加反应时,D电极的质量变化为______克。

CH3OCH3(g)+CO2(g)

A

装置的气密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