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3 3:41: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唯识学
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从3到7世纪的500年中,唯识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优势,对其他各种思想与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唯识学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佛学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过,唯识学的确立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本文将就唯识思想理论的源流与发展演变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原始佛教唯识思想探源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尽管《阿含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唯识的概念,但它却是唯识思想的渊源所在。
业感缘起,也叫十二因缘,是原始佛教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有情生命流转的基本规律。在十二因缘中,“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是作为生命的果报体而存在。“识”不仅在入胎时有主导的作用,在每一期生命中,也具有执受有情色身的作用。任何生命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这主体的心识,因为任何生命都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有情生命由业所感,而业又是由心所造,一切以心识为本,有情的杂染和清净都是以心为转移。
尽管《阿含经》只谈到了六识,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下去,就会发现六识并不能说明心理的一切,因为前六识有间断的时候。要说明三世流转,就必须承认在第六意识之外,还有更微细的心识,可以说它就是阿赖耶识的前身。此外,《阿含经》中讲到了“四食”,其中“思食”和“识食”都包含着唯识思想的潜流,因为他们对于有情生命的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部派佛教唯识思想探源
部派佛教大约在佛灭后120年开始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即上座部与大众部,其中上座部又分为分别说部、犊子部和说一切有部等。相对来说,上座部对唯识学的影响要大于大众部,尤其是上座部中的说一切有部。
上座部谈到了九种心,其中“有分心”指的是平静无念的心,大众部认为一切众生都有根本识。
经量部是说一切有部的重要一支,它建立了“一味蕴”,也叫“胜义补加特罗”,即细心识,用它来说明有情生命的流转以及人的记忆与经验。经部提到了“种子”与“熏习”,认为色法、心法各有种子,彼此互相熏习,这显然与唯识学的思想有关。从一切有部分出的化地部提出了“穷生死蕴”,即是指在没有解脱生死之前,一直存在的有漏心识,这也就是阿
赖耶识的异说。犊子部建立的“不可说我”与唯识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就是轮回转生的主体,也是六识生起的所依。
顺便说一下,种子与细心,本来是两个东西,但后来唯识学者根据经义,很巧妙地将这两种思想结合起来,构成了唯识学说的重要理论,并奠定了唯识义理的深厚基础。
三、大乘佛教唯识学的确立、发展与演变
从公元三、四世纪起,大乘唯识学开始在印度形成、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到了六至七世纪唯识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大乘唯识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经典时代的唯识学
唯识学所依据的大乘经典有六部,即:《解深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楞严经》、《厚严经》。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经》,它是唯识学的正依。唯识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理论在这部经中都基本上提到了。如:在间断的六识外,确立了阿赖耶识的存在,作为轮回的主体;在种识现起一切的思想下,确立了唯识无境的原理;在“一切法相品”和“无自性相品”中,提出了唯识的重要理论--三性、三无性等。唯识学是依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来抉择一切法,并认为说一切法皆空是不了义,只有遍计所执性是空的,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都是有的。可以说《解深密经》基本上奠定了唯识学的理论基础,是唯识学最主要的经典依据。《大方广佛华严经》、《楞严经》、《厚严经》都不是纯粹的唯识的思想,同时包含了如来藏的思想在内。《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在中国都没有译本。
2、论典时代的唯识学
此时的唯识思想主要是指弥勒学、无著学和世亲学,这是唯识学逐步确立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在此需要对大乘唯识学产生的思想和时代背景作一简要的说明。众所周知,唯识学是在龙树大乘中观学之后产生的,随着性空思想的逐渐衰落,印度大乘佛教出现了很多问题,对龙树空义思想产生了种种误解,甚至出现了“恶取空”,否定一切的极端倾向。与此同时,秘密的“如来藏我”思想也很突出,专说一乘,不可避免的含有神我之意。在这种情况下,无著、世亲两大论师,继承、发展了弥勒之学,广造经论,大力弘扬大乘唯识学,其目的就是为了纠正当时人们的错误知见,让佛法走入正道。
弥勒菩萨被认为是唯识学的开山祖师(但严格来说,弥勒的思想并不限于唯识)。弥勒的唯识学是由无著传出的,一般认为,弥勒就是在兜率内院的一生补处菩萨,也就是当来人间的未来佛。但也有人认为是当时真实的历史人物。汉传的弥勒五论是:《瑜珈师地论》、《大乘庄严论颂》、《分别瑜珈论》、《金刚般若论颂》、《辨中边论颂》。藏传没有《分别
瑜珈论》、《金刚般若论颂》,与之相应的是《现观庄严论颂》和《辨法法性论》,共同具有的三部论是《瑜珈师地论》、《大乘庄严论颂》、《辨中边论颂》。其中,《瑜珈师地论》被公认是唯识学的根本论典。
无著论师大约是公元310-390年间的人,传说他曾上升兜率天向弥勒菩萨请法,学习《瑜珈师地论》,对唯识学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著的主要论典有:《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阿毗达磨集论》等。其中,《显扬圣教论》可以说是《瑜珈师地论》的大纲;《摄大乘论》是建立唯识理论的核心,对阿赖耶识和三性等问题作了详尽的说明与论证,本论是解释《大乘阿毗达磨经》的,被认为是无著的代表作品;《阿毗达磨集论》是建立唯识法相的重要论典。
世亲论师是无著论师的弟弟,曾大力宣扬小乘教义,后受其兄影响,信受大乘,广造经论,弘扬大乘唯识学。他将唯识学说加以严密组织,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可以说是唯识学的集大成者。世亲论师的主要的唯识论著有:《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辨中边论释》等,其中《唯识三十颂》是按照唯识相、唯识性、唯识位的次第,配合境、行、果的修学程序,建立了严密的组织,是世亲晚年一部具有代表性和总结性的唯识学著作。在完成了《唯识三十颂》后,世亲论师本来打算为颂文再写一部释论,可惜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就去世了,因此这个任务就留给了后来的唯识论师们了。
尽管无著与世亲一脉相承,但他们的思想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世亲的思想比较复杂,对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两大体系都有很深的造诣,而在无著的论著中却很难找到有关如来藏和佛性等思想。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摄大乘论》和《唯识三十颂》看出两家唯识思想的主要差异:关于“能变识”,世亲是立三能变,即阿赖耶识、末那识、前六识都是能变识,重在以现行识来说明赖耶受熏持种、末那为执藏等唯识义。无著则只立“一能变”,对阿赖耶识是重在种子识的说明。
唯识学所依据的十一论是:《瑜珈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珈论》、《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颂》、《辨中边论》、《阿毗达磨集论》,其中,以《瑜珈师地论》为正依。该论共分为五分:本地分、摄抉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具体说明瑜珈师所行的十七地。其中,又以 “本地分”最为根本,心、意、识、八识、种子与熏习、转依等重要理论和思想在“本地分”中都很明白地说到了。本论提出了证明阿赖耶识存在的八大理由,即执受证、初受生证、明了证、种子证、业用证、身受证、无心定证、命终证。又以四相建立流转、一相建立还灭,于流转四相中,明确提出末那识说,从而完成了八识唯识说的思想体系。 3、后世亲时代的唯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