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重庆市巫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26: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4-2015学年重庆市巫山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

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6分,共48分)

1.(6分)(2014秋?巫山县校级月考)真空中放置两个相同带电金属小球,可视为质点,电性相反,电量各为﹣q与5q,它们相距r 时静电力大小为F.若将它们互相接触,然后分开,距离也减为,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是( ) A. 考点:库 仑定律. 分析:根 据库仑定律的公式列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关系式直接对比即可. 解答:解 :由库仑定律的可得, 原来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 F=k=, 将它们互相接触,然后分开,各自电量均为=+2q; 变化之后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 F′=k=F,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 题是对库仑定律的直接的应用,掌握住公式即可,比较简单.

2.(6分)(2014秋?巫山县校级月考)把一个架在绝缘座上的枕形导体放在负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感应电荷分布如图所示,这时( ) A. Q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场强为零 B. AB两端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场强为零 C. 导体A、B两端电势相等 D. 若将导体A端接一下地,再把Q移走,则导体带负电 考点:静 电现象的解释. 分析:导 体在点电荷附近,出现静电感应现象,导致电荷重新分布.因此在枕形导体内部出现感应电荷的电场,正好与点电荷的电场叠加,只有叠加后电场为零时,电荷才不会移动. 解答:解 :A、枕形导体在点电荷附近,出现静电感应现象,导致电荷重新分布.因此在枕形导体内部出现感应电荷的电场,正好与点电荷的电场叠加,静电平衡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但Q形成的场强不为零,AB两端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场强也不为零;故A错误,B错误; C、导体是等势体,表面是等势面,导体A、B两端电势相等.故C正确; D、若将A端接地一下,则负电荷由AB移到大地上;AB上余下正电荷;若移走Q,AB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 题考查静电感应现象,要注意D中不论哪端接地,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负电荷被Q中电荷所排斥.

B. F C. D. 3.(6分)(2014秋?巫山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场中,虚线为某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则( ) A. 粒子的电性,应当由粒子运动方向确定 B. 粒子一定是从a点运动到b点 C. 粒子在c点速度一定等于零 D. 粒子在电场中c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c点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加速度 考点:电 场线. 分析:电 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电场力做正功时,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时,电势能增加. 解答:解 :A、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粒子的电性,不是由粒子运动方向确定的.而是由受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共同确定的: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指向运动轨迹的弯曲的内侧,由此可知,此带电的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为沿着电场线向左,所以此粒子为正电荷,故A错误; B、粒子不一定是从a点沿轨迹运动到b点,也可能从从b点沿轨迹运动到a点.故B错误. C、由受力可知粒子从c到b过程,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动能增大,粒子在c点的速度最小,但不是0.故C错误 D、由电场线的分布可知,电场线在c点的时候较密,所以在c点的电场强,所以粒子在c点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加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 题是带电粒子的轨迹问题,关键要根据弯曲方向判断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

4.(6分)(2014秋?巫山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Q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绝缘细杆下端,让另一穿在杆上的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q从A点由静止释放,q到达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 若A、B的长度为L,C为AB的中点,两小球都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从A至B,q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 在从A至C和从C至B的过程中,前后两过程q电势能的增加量相同 C. q在B点受到的库仑力大小是mgsinθ D. Q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差为UBA= 考点:匀 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专题:电 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小 球q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根据两球间的库仑力逐渐增大,再分析小球q的运动情况.根据W=qU分析电场力做功关系,判断电势能减小量的关系.B点不是平衡点.根据动能定理求AB两点的电势差. 解答:解 :A、小球q下滑过程中,沿杆的方向受到重力的分力mgsinθ和库仑力,两力方向相反.根据库仑定律知道,库仑力逐渐增大.库仑力先小于mgsinθ,后大于mgsinθ,q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当库仑力与mgsinθ大小相等时速度最大.故A错误. B、下滑地稆,AC间的场强小,CB间场强大,由U=Ed知,A、C间的电势差值小于C、B间的电势差值,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qU得知,从A至C电场力做功较小,则电势能的增加量较小.故B错误. C、q从C到B做减速运动,在B点时加速度沿杆向上,故库仑力大于mgsinθ.故C错误. D、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得:mgLsinθ+qUAB=0,又UBA=﹣UAB,解得UB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 题是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的问题,关键要分析受力情况来确定其运动情况,根据动能定理研究电势差

5.(6分)(2014秋?巫山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Q1和Q2是两个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MN是两电荷的连线,HG是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是垂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两电荷是异种电荷,则OM的中点与ON的中点电势一定相等 B. 若两电荷是异种电荷,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MN上各点相比是最小的,而与HG上各点相比是最大的,且O点电势与HG上各点电势相等 C. 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则OM中点与ON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D. 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MN上各点相比是最小的,与HG上各点相比是最大的,且O点电势是HG上电势最高的 考点:电 场强度. 分析:若 两电荷是异种电荷,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降低,分析电势的高低;在两电荷的连线上,O点场强最小,在连线的中垂线上O点的场强最大;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根据电场的对称性分析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 解答:解 :A、若两电荷是异种电荷,电场线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OM的中点与ON的中点电势一定不相等,故A错误. B、若两电荷是异种电荷,在MN线上,O点处电场线最疏,电场强度最小.在GH线上O点的电场线最密,电场强度最大,而GH是一条等势线,O点电势与HG上各点电势相等,故B正确. C、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根据电场线分布的对称性可知,OM中点与ON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所以电场强度不同,故C错误. D、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与MN上和GH上各点相比都是最小的.由于电荷的电性未知,不能判断电势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 题关键是要明确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和异种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掌握沿着场强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抓住对称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6分)(2014秋?巫山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板距为d,上板带正电,下板带负电,电荷量均为Q且保持不变,两板间的电场视为匀强电场.有一带电量为﹣q的油滴正好静止在平行板的正中央,则( ) A. 油滴的质量为 B. 将上板稍向上移时,油滴将向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