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18:44: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反思参考表单
基本信息 学 科 教 师 课 题 数学 查定洋 年 级 单 位 五年级 教学形式 班级授课 通州区金沙小学 圆的认识 关键性事件描述 (事件发生的背景情况或缘由、经过及干预过程、结果等)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师: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丽的。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既然这么美丽,让我们亲自来探索一下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生: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生: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教师提问:a.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b.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c.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a.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b.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c.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a.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b.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c.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教学反思 (评析事件的因果,假设如果不那么做会怎样,假定如何做效果可能会更好,今后如何发扬或改进等) 把数学“退回”生活不是目的,从教学的目标来看,学生由生活进到数学才是最终意图。而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来达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也不是教师的活动,它必须有较强的数学思考的含量,是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组织,引导儿童将自己的经验不断地数学化,从而构建一些基础的、必要的和现实的数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独立思考,有群体的火花碰撞、协作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呈现“动物拉车”这个生动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折一折、画画、找一找”,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指导学生协作探索,让学生在互动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获得对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特征的直接体验,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生活进到数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反思抽象,引出半径、直径、圆心等数学概念,并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进一步反思和提炼,总结出求半径、直径的方法。对数学知识的获得,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必要预设下的活动生成,学习创造,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了一种自我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行、意、情得以和谐发展,教师成了真正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也真正成了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