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12: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李霞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07期

【摘 ;要】随着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它极大地改变了政府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提升了运作效率和管理质量。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改革的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从而为政府改革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子政务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依托互联网的现代信息化管理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它不但推进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而且也极大地决定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影响着政府在社会方方面面宏观指导与规划的效率和质量。事实上,评价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的优势也可以参考其现代化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且应用水平也体现出该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的地位格局,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当前诸如邓玉娇案、躲猫猫事件、冒名顶替案等网络事件突发的情况下,更是要加强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历程分析

当前,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个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过程中,各个政府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采取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改善政府管理传统模式,包括组织管理、公共管理,大力提高政府管理职能水平和管理质量、效率等,来应对全球信息化的挑战。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初步应用阶段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其给我国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信息交流和发展的变化,1999年1月22日,中国电信与中国经贸信息中心共同倡导的政府网上工程,体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初步应用。政府网上工程显示出其宗旨即是促进各政府部门为公众提供综合的社会服务信息并将其资源信息汇总上传网络,此次活动的推行,是我国各级政府网站浏览量迅速增加,扩大宣传,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至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得到初步发展。 2.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阶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政府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公共行政管理改革也加大了电子信息技术建设的内容。2002年,公共行政管理工作采用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取得了重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发展,并且将现代信息管理的技术深入到了微观的各企业管理中,紧紧围绕社会公共经济体系的运作,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从2002年起,公共行政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是其制胜法宝,不管是在政策制定还是理论的方面,或者是应用实践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一年,“三网五库十二系统”也是国务院现代信息办公室发出的指示,也将成为我国政务电子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3.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中的深入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政府工作改革推进工作中,公共行政管理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实现政府管理公开度和透明度,采用电子化和信息化,这也正是政府的管理模式从过去工业时代的特色向现代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下一阶段的目的是深化对电子信息技术使用技巧和方式的认识与运用,重点发挥其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存在偏差

总的来说,我国政府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建设的目的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以便更好地服务民众。然而,当前我国政府的不少部门对于这一理念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把电子信息技术仅仅充当政府工作流程所采用的整合工具,仅仅是利用计算机操作来模仿政府管理的传统模式,造成了各级政府单位采用计算机技术仅仅用来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政府信息化被简化为把一些规则、条例、政策法规搬到网上就可以了。 2.政府基础信息系统的缺失

政府的基础信息系统是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应有的基础,他是信息进行输入输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所以,根据现代信息管理这方面的优势,政府管理的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表示了政府电子网络政务的重点工作,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是其保障和生命力。可是,面临我国政府的基础信息系统存在严重缺失的现象,比如,我们登陆政府网站的时候,获取的都是一些过时且不完整的信息,并且有些政府电子政务网站信息流渠道不是很清晰,这就浪费了数据通信和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将会阻碍政府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发展。 3.电子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度不高

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政府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首要问题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它决定了政府工作能否正常展开,是否能够顺利执行政府权力等。因此,政府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不仅要有技术上的保障,而且还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例如1999年美国政府出台电子签名法律和政府文书工作减少法律,在2001年又出台电子政府法律,所以从我国目前来看电子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方面的认识和采取的行为措施还比较薄弱,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推行了简单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政府电子信息系统的管理,而在当今安全意识提升的现实状况下,对信息安全、电子口令保护和支付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相对欠缺。 4.政府工作人员电子信息素养的匮乏

从总体上来说,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的素养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政府机构虽然重点建立了信息管理部门与相关管理人员队伍,但是,他们大都是非编制部门和人员,因此,也就不可能成为电子信息系统使用的主体。而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诸多公务员既缺少参与电子政务运行与管理的机会,而又缺乏网络水平,无法实现网络办公。因此,这就容易造成信息流动慢,发布不及时的现象。

对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管理中运用的几点建议 1.采用现实案例增强建设电子政务的观念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工作中,政府是主导地位,更是社会舆论监督与引导的中心,公民的思想跟着政府走,这就助长了政府官员的特权意识、官老爷作风。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展,政府的中心地位渐渐被打破,如果仍保守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势必带来一系列社会突发事件,比如躲猫猫事件、邓玉娇案等等。因此,相关部门可以采用这些现实的网络突发事件对公务人员进行教育,加强其对电子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其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技巧和采取的措施。 2.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

政府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工作流程变革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中心,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既要构建前台政府业务展示与信息沟通系统,又要构建后台信息收集与管理系统,对各种业务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它是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管理运用中的关键环节,要求以事物为中心,根据现代信息管理政府政务的特点,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再造,打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限制,最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

威胁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外部非法入侵和内部破坏两个方面。对于黑客、病毒等外部非法入侵,可以采用防火墙、高效杀毒软件、内外网实行物理隔离等方法加以防范。内部破坏主要是指破坏计算机系统、越权处理公务、窃取机密信息等,因此,要想有效防止内部破坏,一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电脑水平、信息技术的培养与应用;另一方面也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尤其是对政府电子信息网络的建设、维护与管理等等,让破坏者无空子可钻。 事实上,电子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完美应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要强化公务人员对电子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变革政府工作流程以及加强电子信息系统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