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环境创设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5 13:59: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离线作业考核 《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环境创设》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个别活动安置形态

答:是指将残障儿童放在正常班中,在跟随正常儿童学习的同时,对其进行特殊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随班就读”。 2、保育

答:“保”就是保护幼儿的健康,照料幼儿的生活,保证供给生长发育的必要营养,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预防疾病和事故,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相应的智力发展水平。现代幼儿保育至少应该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小班幼儿的视觉发展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答:小班幼儿的视觉发展主要表现为视力发展和辨色力发展两个方面。3岁以后,幼儿喜欢看图画书,用眼睛看近距离和细小东西的机会不断增加,能够学会分清各种基本颜色,如红、绿、黄、蓝、黑等。 幼儿对于色调相近的颜色,如红和粉红,黄和橘黄等则易混淆。听觉发展较早,到了3岁已基本完成。在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上,已能辨别上下,但不能很好地辨别前后、左右;能够领会“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但还不能掌握“过去、现在、将来”的概念。

在观察力方面,3岁幼儿的观察力刚刚萌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肤浅的观察上,他们还不会按目的去观察,且观察目的会随观察过程发生转移,观察兴趣常常会替代成人要求的观察目的。

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只有6分钟~7分钟,甚至更短。观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观察时常常用手指头帮忙,指着图片和物体进行观察。 2、幼儿园中班班级的正向特征有哪些?

答:(一)自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1、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中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他们会逐渐学着穿脱衣服、鞋袜,并放在固定的地方,能学着自己整理床铺等;

2、在此基础上,中班幼儿还初步具备了为他人服务的能力,他们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扣纽扣、系鞋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中班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也在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中班幼儿对值日工作已有了很高的热情,能积极主动、自告奋勇地担任值日生,并努力把值日工作做好。

(二)游戏蓬勃发展

研究表明,4岁左右是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

1、从游戏的内容来看,中班幼儿的游戏经常反映成人的社会生产劳动和人们之间的一般的社会关系;

2、从游戏的形式看,中班幼儿对自己的游戏活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性;

3、中班幼儿开始能在较长时间内(可以持续40~50分钟)从事一种游戏,游戏的集体也扩大了,一个游戏可以由许多幼儿同时参与其中。中班幼儿的游戏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迅速发展,幼儿出现了强烈的合作意向。

(三)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始萌芽

在实验情景和日常生活情景中我们都能看到,中班幼儿开始能够接受任务,而且坚持性行为的发展在整个幼儿期是最迅速的。中班幼儿对自己新担负的任务出现了最初的责任感。

中班幼儿任务意识、责任意识的萌芽,与他们概括性思维和有意性心理活动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中班幼儿由于思维的发展,理解力增强,能够理解任务的意义;又由于心理活动的发展,行为和动作的目的性、控制性等都有新的提高。因此,中班幼儿能乐意接受任务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3、大班幼儿大脑发育的主要特点是?

答:(1)兴奋性增强; (2)抑制过程的发展; (3)第二信号系统发育; (4)神经反射功能逐渐完善。

4、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整个幼儿期,幼儿的认知活动都是具体的。认知活动具体形象性特点在小班、中班阶段最为典型,其中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在中班尤为突出。

1、思维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思维活动中,小班幼儿主要依靠行动进行思维,中班幼儿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思维。

2、言语能力是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符号功能的整个情境来研究儿童的语言,中班幼儿的语言仍然扎根在感觉活动中。

3、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还反映在中班幼儿的记忆、注意等认知活动中。 (二)健康情感的萌发

中班幼儿由于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绪体验的积累,积极健康的情感和初步的情感能力得到发展。但中班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具有不稳定、不易控制等特点。 (三)强烈的好动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