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32: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

拟试卷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课堂以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为主要目的,应选择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陶冶法

2.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教学方法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D.教育结构改革

3.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再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 )。 A.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概括化理论 D.实质训练说

4.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A.下位学习 B.同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学习

5.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 )。 A.教育政策

B.教育价值取向 C.教育模式 D.教育方法

6.以下关于大班教学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尊重个性,发展个性 B.能体现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C.符合现代教育开放的潮流

D.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与次数有限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是强调( )的重要性: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8.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母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奖惩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说服法

9.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发展。 A.身体和心理 B.智力 C.个性 D.社会性

10.在指导学生面试时.教师非常重视训练学生进入面试考场时的仪态、仪表、眼神、与面试官打招呼等细节,以期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这是充分利用了(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11. 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指的是( )。 A.教师、书本、课堂 B.儿童、活动、课堂 C.儿童、经验、活动 D.儿童、书本、活动

12.古代西方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 )。 A.雅典教育 B.斯巴达教育 C.世俗教育 D.骑士教育

13.上历史课时,教师将学生带到博物馆参观文物,这种教学方法是( )。 A.模型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意念直观

14.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结构的变革体现为( )。 A.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高中以综合课程为主

D.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选修课程

15.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应该( )。 A.抓关键期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教学相长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17. 衡量教师个人教学行为和品德的最高道德标准是( )。 A.职业道德准则 B.职业道德范畴 C.职业道德规范 D.职业道德修养

18.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 B.赞科夫 C.班杜拉 D.科尔伯格

19.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是贯彻( )原则的体现。 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启发性 D.最优化

20.弱智儿童的明显特征是普通智力和( )落后于同龄儿童。 A.创造能力 B.思维能力

C.社会适应能力 D.想象能力

21.按照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能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人的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等问题,需要的是(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默会知识

22. 教学中教师讲到重难点时,放慢语速,提高音调,这是利用刺激的( )。 A.适应 B.对比 C.泛化 D.分化

23.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选拔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最高统治者”观点的是( )。 A.柏拉图

B.凯兴斯泰纳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24.主张人必须保持认知的协调或心理的平衡状态,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的观点来自( )。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平衡理论 C.认知失调理论 D.认知发展理论

25.规则是由概念组成的,它反映了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则学习以掌握相应的概念为基础,其实质是学生能在体现规则变化的情境中适当应用规则。这种规则就是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 )。 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26.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 )。

A.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和直接经验的真切感受

B.传承人类文明,让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C.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D.促进学生认知和整体性发展,并形成全面的和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方法。 27.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这主要是由( )。 A.社会舆论决定的 B.传统习俗决定的 C.法律法规决定的

D.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

28.老师问妙妙:“你有兄弟吗?”“有。”“兄弟叫什么名字?”“明明。”“明明有兄弟吗?”“没有。”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妙妙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 )。 A.从众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马太效应 D.晕轮效应

30.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从( )时期开始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二、填空题

31.我国中小学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_________。

32.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_________。

3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获得_________、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

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把_________作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语言文字。

36._________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37.技能根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操作技能和_________。 38.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_________的注意。

39.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的_________特点。 40._________是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

41.记忆是通过_________、保持、再认或回忆这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42.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将学习型团体建设概括为“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_________和系统思考。

43._________在1806年首次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

44.从记忆的方法来说,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_________。

45.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激励和_________的作用。

46.新课程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_________。 47.态度由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它们是认知成分、_________和意向成分。 4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实施时间是_________。

49._________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两个以上教师的合作下,负责担任同一群组学生的全部教学或其主要部分。 50.人的发展指的是人从出生到死亡,在_________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

三、简答题

51.简述能力的种类。

5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功能? 四、论述题

53.分析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论述教师应该通过哪些方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五、案例分析题

54.最近,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张同学傍晚放学后经常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打扫卫生。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定张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同学做重点发言,谈谈对助人为乐的认识和体会。没想到,班会课上张同学的一番话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更让李老师不知所措,张同学说:“其实我每天留下来帮同学做值日卫生,是因为这学期爸爸下班迟,我要等很久爸爸才能来接,反正在学校也没事做,帮同学做值日好消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