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本科补修课程考试《法学基础知识》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13: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试卷编号:8639

开放教育本科补修课程考试《法学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用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C ) A.复合制 B.联合制 C.单一制 D.联邦制

3、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C )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4、根据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是 (B )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实体法与程序法 D.一般法与特别法 5、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是 (C )

A.男女各满18周岁 B.男满20周岁,女满18周岁

C.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 D.男满24周岁,女满22周岁 6、以下不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 D )

A.原告 B.被告 C.共同诉讼人 D.诉讼代理人 7、下面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 C )

A.行政许可 B.行政征收C.行政立法 D.行政处罚

8、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是 ( C )

A.7日内、10日内 B.10日内、15日内 C.15日内、10日内 D.7日内、15日内 9、人民法院在审理下列哪一种民事案件时必须经过调解程序 ( B ) A.合同纠纷案件 B.离婚案件 C.追索劳动报酬案件 D.继承案件 10、下列不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是 ( D ) A.拘传 B.取保候审 C.逮捕 D.拘役

11、下列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受理的是 ( D ) A.盗窃罪 B.虐待罪 C.绑架罪 D.贪污罪

12、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权行使侦查权的是 ( D )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国家安全机关 D.人民法院 13、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原则的是 ( B )

A.回避原则 B.司法变更有限原则 C.公开审判原则 D.两审终审原则 1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应承担的行政责任有 ( D ) A.警告 B.没收违法所得 C.罚款 D.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 15、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B ) A.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 B.行政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人

C.行政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 D.人民法院可以作行政主体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法律创制

法律创制:又称法的创立、法的制定,法的创制是指有法律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 2、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中,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或集团为了行使国家权力,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式而确立的旨在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体系。 3、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或特定民事权力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 4、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三、简答题

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1) 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2)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 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5)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6) 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2、简述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主要表现

1)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如: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

2) 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⑴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⑵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销和宣布无效。 3)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3、简述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所必须符合的条件

1)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 有明确的被告;

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要求

(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 的授权才能存在;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必须壹句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与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5、案列分析

张某,男,30岁,是某县人民银行的出纳员,他利用职务之便,采取伪造、涂改单据等方式,贪污公款35872元。案发后,在提起公诉时,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某某主动提出回避,因为张某是他的儿子。本案人民法院受理后,组成了以审判长王某为首的合议庭,但后来发现王某是张某的表哥,于是上级领导决定王某回避。

请依据以上案情,回答问题: 张某的贪污应该由谁来立案侦查;检察长张某某的回避属于什么种类的回避;应当由谁来决定;审判长王某的回避属于什么种类的回避,应当由谁决定。

答案:(1)张某的贪污案应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根据邢诉法第18条规定:贪污贿赂

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2)张某某的回避属于自行回避。根据刑诉法第28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①是本案的当事人或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②本人或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②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④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回避可分为申请回避、自行回避、指令回避,本案中张某某发现自己具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况,自己主张回避,属于自行回避。(3) 审判长王某的回避属于指令回避,应当由本院来决定。根据刑诉法第3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据此,王某的回避由本院院长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