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之电梯安装实习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6:48: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电梯安装实习总结

【篇一:电梯安装与维护实训总结报告】

《电梯安装与使用维护》 实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教师:

训总结报告 2015年12月28日 日期:

一、描述电梯某一装置的总体结构组成(根据实物图指出电梯组成部件,各部件的名称,作用等,500字以上) (一)曳引系统

功能:输出与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等。 曳引轮是曳引机上的绳轮,也称曳引绳轮或驱绳轮。是电梯传递曳引动力的装置,利用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缘上绳槽的摩擦力传递动力,装在减速器中的蜗轮轴上。如是无齿轮曳引机,装在制动器的旁侧,与电动机轴、制动器轴在同一轴线上。

夹绳器:当电梯超速、冲顶或遁底时通过夹持钢丝绳制动电梯,起安全保护作用。夹绳器制动的是瞬间冲击大,对夹绳块、钢丝绳损伤大。

曳引钢丝绳:悬挂提升轿厢、对重。要求强度高、耐磨,因此要用特殊的润滑剂润滑。

制动器:是使运动部件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功能的部件。俗称刹车、闸。制动器主要由制动闸瓦、制动弹簧、电磁铁、制动臂、制动轮松闸扳手等组成。当电梯静止时,电磁铁没有通电,制动闸瓦在制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将制动轮抱紧;到电动机旋转时,电磁铁中带电,电磁铁磁化吸合,带动制动臂是制动弹簧受作用力制动闸瓦松开与制动轮脱离。 (二)导向系统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上,下运动。 组成的主要构件与装置:轿厢 的导轨,对重的导轨及其导轨架。

电梯导轨,是由钢轨和连接板构成的电梯构件,它分为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从截面形状分为t形,l形和空心三种形式。导轨在起导向作用的同时,承受轿厢,电梯制动时的冲击力,安全钳紧急制动时的冲击力等。这些力的大小与电梯的载质量和速度有关,因此应根据电梯速度和载质量选配导轨。通常称轿厢导轨为主轨,对重导轨为副轨。

导轨架是用作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构件,被安装在井道壁或横梁上.它固定了导轨的空间位置,并承受来自导轨的各种动作。

二、描述实物图中其中一种设备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设备自己选择,不要雷同,500字以上) 曳引装置组装

1、钢丝绳: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钢丝绳应擦 拭干净,严禁有强弯、松股和断丝现象。

2、曳引机:曳引机在制造厂作过空载、额定载荷试验和动作速度试验,应有产品合格证。

3、曳引机承重梁:曳引机承重梁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的规定。 4、轿箱上方的空程检查:对重将缓冲器完全压缩时,轿箱上方的空程严禁小于下式规定的数值:h=0.6+0.035v,式中h-空程最小高度(m),v-电梯额度速度(m/s)。小型杂物电梯的轿箱和对重的空程严禁小于30毫米。

5、曳引轮、导向轮检查:曳引轮的垂直度偏差大于或等于1/2毫米;导向轮端面对导向轮端面的平行偏差严禁大于1毫米。

6、限速器检查:限速器绳轮、钢带轮、导向轮安装牢固,转动灵活,其垂直度偏差严禁大于1/2毫米。

7、曳引绳张力检查:各绳张力相互差值不大于10%(合格),5%(优良)。 8、制动轮闸瓦调整:制动轮与闸瓦之间的间隙控制在

0.7毫米以内,且均匀。 9、曳引钢绳绳头检查:绳股弯曲符合要求,巴氏合金浇灌密实、饱满、平整一 致。 导轨组装

导轨安装检查,导轨型式、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每根t型导轨的直线偏差,导轨导向二侧面的平面度应小于1/2毫米,全长偏差小于0.7毫米。导轨安装牢固,相对内表面间距偏差:轿箱,+1,-0;对重+2,-0;两导轨的相互偏差(全高):1毫米。当对重(或轿箱)将对缓冲器完全压缩时,对重或轿箱导轨长度必须有不小于0.1+0.035v平方的进一步制导行程。导轨垂直度(每5米)0.7毫米,接头处允许局部间隙0.5毫米,允许台阶0.05毫米,允许修光长度

250—300毫米。顶端导轨架距导轨顶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00毫米。导轨架安装牢固、位置正确、横竖端正,焊接时,双面焊接、焊逢饱满,焊波均匀。

三、实训总结(在实训中具体做过的工作,比如观察,调试,故障处理等,理论与实践结合之后的一些收获,1000字以上)

通过此次短短的一个周的电梯实训,不仅使我将电梯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的提升,而且更让我们很好的从理论到实践的体验,同时在一周的实训过程中也让我了解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开拓了视野,认识了电梯的基本结构,了解了电梯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其解决方法和调平层及电梯门的开关速度,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和动手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为我们的未来打好了基础。这次电梯的实训不仅是对自己在课堂内面所学的相关电梯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使自己的动手能力有一定提高。通过这次电梯实训证明了我自己对电梯的知识太少、太简单了,面对真正的实践使我感受到自己差,有许多电梯的相关知识还没有掌握。通过这次电梯实训,我才明白实践与理论有很大的差别,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从根本上应该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总之,有句话说得好实践才是你的真正战场!不管你在课堂上学得多好但到实践中你也就会感到不是那么顺利了,所以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最后回到实践。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到的。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

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