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理想》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50: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理想信念

编号 姓名 成绩

一、(4分)全卷书写分。 二、(26分)基础存储站

1. 依据拼音提示,按课文内容填空。

chéng( )然,人类需要讲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chóu( )。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xiá( )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shē( )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2. 完成下列词语。

可望不可( ) 慧心未( ) 玲珑( )透 见贤思( )

险象( )生 获益( )浅 问心无( ) 心( )神怡

3.根据释义写词语。

(1)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 (2)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 (3)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

(4)整个形体都已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 4.文学常识填空。

(1)寓言以散文和诗歌的形式,讲述带有( )的故事,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 )的动物或非生物。

(2)论语提记录( )的一部书,共( )篇,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5.按照下面的提示写出富有哲理的语句(每项至少两个) ①关于“理想”:

②关于“信念”:

6.选词填空。

安静 宁静 沉静 寂静

①而我们在( )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 ②我永远追求( )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③从丈夫温和( )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④我竭力保持( )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7.按照句式,展开联想进行仿写。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①语文是 ,让人 。 ②语文是 ,让人 。 8. 按课文(包括课外背诵古诗)内容填写: ⑴ ,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⑶三人行, 。

⑷知之为知之, , 。 ⑸岁寒,

?传不习乎?

⑹《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⑺化为成语“择善而从”的一则论语是

⑻我寄愁心与明月, 。

三 、(40分)阅读大看台

(一)(8分)阅读《行道树》完成9—12题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9.加点的“这一点”指的是什么?

10.加点的“这种命运”指的是什么?

11.选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12.行道树代表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试举一例。

(二)(8分)阅读《论语》十则,完成13—16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2分)

13.下面“而”字表转接的一项是 (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B.温故而知新 任重而道远 C.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 D.学而时习之 死而后已

14.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温故而知新 故有物外之趣 .. B.知之为知之 可以为师矣 .. C.学而时习之 传不习乎 .. D.有朋自远方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1)谈求知态度的:

(2)谈学习方法的:

16.用现代汉语准确地表述下面句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