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建筑材料与构造要点全册总结精品讲义(完整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4 4:54: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20年一级注册建筑师 建筑材料与构造要点总结第1讲讲义

绪论

第一章 建筑材料

绪论

建筑材料指建筑结构物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一、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

建筑材料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对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是: (1)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能安全地承受设计荷载;

(2)材料自身的质量以轻为宜,以减小建筑下部结构和地基的负荷; (3)具有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以减小维修费用; (4)具有一定的装饰性,美化建筑;

(5)具有相应的功能性,如隔热、防水,隔声等。

建筑材料费用一般占建筑总造价的50%左右,有的高达70%。 二、建筑材料的分类

(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黑色金属:钢、铁、不锈钢等; 有色金属:铝、铜等及其合金

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等 烧土制品:砖、瓦、陶瓷、玻璃等

无机胶凝材料:石膏、石灰、水泥、水玻璃等 砂浆、混凝土及硅酸检制品

有机材料:植物材料:木材、竹材等

沥青材料:石由沥青、煤沥青、沥青制品

高分子材料:塑料、涂料、胶粘剂、合成橡胶匀

复合材料:金属与无机非金属复合一一一如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等

有机与无机非金属复合一一如聚合物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玻璃俐等 金属与有机复介一轻质金属夹心板

(2)按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为承重和非承重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 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

(3)按用途分为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饰面材料,以及其他用 途的材料等。三、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建筑材料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建筑材料的发 展趋势是: (1)研制高性能材料。例如研制轻质、高强、高耐久性、优异装饰性和多功能的材 料,以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材料的特性,采用复合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 .材料。

(2)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大力开发利用工业废渣作为建筑材料的资源,以保护自然资 源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3)节约能源。优先开发、生产低能耗的建筑材料以及降低建筑使用能耗的节能型建 筑材料。 (4)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和使用不仅能给建筑物带来优良的技术效果,还同时具 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建筑材料。

四、建筑材料的标准化

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GB)部标准(JC、JG) 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

国际标准——ISO;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日本工业标准一→JIS;德国 工业标准——DIN;英国标准——BS;法国标准——NF等。

例如《建筑水磨石制品》JC507-93,部门代号为JC,表示建材行业标准,编号为507,批准年份为1993年。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本节主要介绍建筑材料各种基本性质的概念、表示方法及有关的影响因素。通过学 习,掌握表示材料性质的术语,能较熟练地运用。 一、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一)材料的组成

材料的组成不仅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也是决定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1.化学组成

化学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如水泥的化学组成: CaO 62%~67%、SiO2 20%~24%、Al2O3 4%~7%、MgO<5%、Fe2O3 2.5%~6.0%。根 据化学组成可大致地判断出材料的一些性质,如耐久性、化学稳定性等。 2.矿物组成

将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特定的物理力学性能的组成结构称为矿 物。矿物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的种类和数量。例如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为: 3CaO·SiO2 37%~60%、2CaO· SiO2l5%~37%、3CaO·Al2 O37 % ~ l5S%、4CaO·Al2 O· Fe2O3 10%~18%。若其中硅酸三钙(3CaO·SiO2)含量高,则水泥硬化速度较快,强度 较高。 3.相组成

材料中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自然界中的物质可分为气相、液 相和固相。建筑材料大多数是多相固体。凡由两相或两相以上物质组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 料。例如,混凝土可认为是骨料颗粒(骨料相)分散在水泥浆基体(基相)中所组成的两相复 合材料。 (二)材料的结构 1.宏观结构

建筑材料的宏观结构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10-3 m级 以上。 按其孔隙特征可分为:

(1)致密结构:如钢铁、有色金属、致密天然石材、玻璃、玻璃钢、塑料等。 (2)多孔结构:如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泡沫塑料等。 (3)微孔结构:如石膏制品、烧勃士制品等。 按存在状态或构造特征分为:

(1)堆聚结构:如水泥混凝土、砂浆、沥青混合料等。 (2)纤维结构:如木材、玻璃钢、岩棉等。 (3)层状结构:如胶合板、纸面石膏板等。

(4)散粒结构:如混凝土骨料、膨胀珍珠岩等。

2.细观结构 细观结构(原称亚微观结构)是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范围在10-3 ——10-6 m。如对天然岩石可分为矿物、晶体颗粒、非晶体组织;对钢铁可分为铁素 体、渗碳体、珠光体。 3.微观结构

微观结构是指原子分子层次的结构。可用电子显微镜或X射线来分析研究该层次上 的结构特征。微观结构的尺寸范围在10-6 ---10-10m。

在微观结构层次上,材料可分为晶体、玻璃体、胶体。

材料的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

二、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表1-1) 常用建筑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及堆积密度 表1-1 材 料 密度ρ(kg/m3 ) 表观密度ρ0堆积密度ρ‘0 (kg/m3 ) (kg/m3 ) 石灰岩 2600 1800~2600 花岗石 2800 2500~2900 碎石(石灰岩) 2600 1400~ 1700 砂 2600 1450~ 1650 黏土 2600 1600~1800 普通黏土砖 2500 1600~1800 黏土空心砖 2500 1000~ 1400 水泥 3100 1200~ 1300 普通混凝土 2100~2600 轻骨料混凝土 800~ 1900 木 材 1550 400~800 钢材 7850 7850 泡沫塑料 20~50

1.密度(俗称比重)

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ρ=m/V

式中ρ——密度, kg/m3; m——材料的质量, k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m3。

在测定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密实体积。

在测量某些致密材料(如卵石等)的密度时,直接以块状材料为试 样,以排液置换法测量其体积,材料中部分与外部不连通的封闭孔隙 无法排除,这时所求得的密度称为近似密度(ρa)。 2.表观密度(俗称容重)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ρ0=m/V0

式中:ρ0表观密度, kg/m3;

m材料的质量, kg;

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m3 a

测定表观密度时,须注明其含水情况。一般是指材料在气干状态(长期在空气中干燥) 下的表观密度。在烘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称为干表观密度。 3.堆积密度(俗称松散容重)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ρ‘’0=m/V0

式中ρ‘0堆积密度, kg/m3; m——材料的质量, kg; V’

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例:

(二)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 1.密实度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按下式计算: 密实度D= V/V0×100% 或D= ρ0/ρ×100% 2.孔隙率

孔隙率P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即D+P=l或密实度+孔隙率=1

材料内部孔隙的构造,可分为连通的与封闭的两种。孔隙按尺寸大小又分为极微细孔 隙、细小孔隙和较粗孔隙。孔隙的大小及其分布对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大。

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亲水性和憎水性

(三)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 1.填充率

填充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按下式计算 D’= V/V’0×100% (1-4 ) 2.空隙率

空隙率P’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 骨料级配与计算含砂率的依据。

例:一种材料孔隙率增大时,以下性质①密度、②表观密度、③吸水率、④强度、⑤抗冻性,其中哪些一定下降?(C)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四)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

材料与水接触,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材料是否能被水润湿。润湿是水被材料表面吸附 的过程。 当水与材料在空气中接触时,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界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润湿边角)愈小,浸润性愈好。

(1)如果润湿边角θ为零,则表示该材料完全被水所浸润; (2)当润湿边角θ≤900时,水分子之间的教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 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此种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3)当θ>90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 吸引力,则材料表面不会被浸润,此种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这一概念也可应用到其他液体对固体材料的浸润情况,相应地称为亲液性材料或憎液 性材料。

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耐水性

(五)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吸水性

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 (1)质量吸水率Wm (2)体积吸水率Wv

质量吸水率与体积吸水率存在下列关系。

Wv=Wm×ρo/l000 (1-12) 式中ρ。——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kg/时。

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对于细微连通孔隙,孔隙率愈大,则 吸水率愈大,闭口孔隙水分不能进去,而开口大孔虽然水分易进入,但不能存留,只能润 湿孔壁,所以吸水率仍然较小。各种材料的吸水率很不相同,差异很大,如花岗石的吸水 率只有0. 5%~0. 7%,混凝土的吸水率为2%~3%,勃土砖的吸水率达8%~20%,而 木材的吸水率可超过100%。 2.吸湿性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潮湿材料在干燥的空气中也会放出水 分,此称还湿性。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Wh=(ms-mg)/mg×100% 式中Wh——材料的含水率, %;

ms——材料在吸湿状态下的质量, kg; m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 kg。

材料中所含水分与空气的湿度相平衡时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具有微小开口孔 隙的材料,

吸湿性特别强。如木材及某些绝热材料,在潮湿空气中能吸收很多水分。这是 由于这类材料的内表面积大,吸附水的能力强所致。

材料的吸水性和吸湿性均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材料吸水后会导致其自身质 量增大,绝热性降低,强度和耐久性将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材料吸湿和还湿还会引起其 体积变形,影响使用。不过利用材料的吸湿可起降湿作用,常用于保持环境的干燥。

(六)材料的耐水性

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 用软化系数表示,如F式: KR=fb/fg

式中KR——材料的软化系数;

fb——材料在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MPa; f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MPa。

KR值愈小,表示材料吸水饱和后强度下降愈大,即耐水性愈差。材料的软化系数 KR在0~1之间。不同材料的KR值相差较大,如勃土KR=0,而金属KR=l,工程中将 KR>0.85的材料,称为耐水的材料。

在设计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结构时,必须选用KR>0.85的建筑材料。 对用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物的材料,其KR值不宜小于0. 75。

2020年一级注册建筑师 建筑材料与构造要点总结第2讲讲义

材料的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能

(七)材料的抗渗性

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或称不透水性。材料的抗渗性通常用渗透系数Ks表示: Ks值愈大,表示材料渗透的水量愈多,即抗渗性愈差。

材料的抗渗性也可用抗渗等级表示。抗渗等级是以规定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 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以符号\表示,如P4、P6、P8等分别表示材料能承受 0. 4、0. 6、0.8MPa的水压而不渗水。

材料的抗渗性与其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

抗渗性是决定材料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在设计地下建筑、压力管道、容器等结构时, 均需要求其所用材料具有一定的抗渗性能。抗渗性也是检验防水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八)材料的抗冻性

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 质。称为材料的抗冻性。

材料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用符号\表示,其中N即为最大冻融循环次数, 如F25、F50等。材料抗冻等级的选择,是根据结构物的种类、使用条件、气候条件等来决定的。例如 烧结普通砖、陶瓷面砖、径混凝土等墙体材料,一般要求其抗冻等级为F15、F25;用于 桥梁和道路的混凝土应为F50、F100或F200,而水工混凝土要求高达F500。 材料受冻融破坏主要是因其孔隙中的水结冰所致(水结冰时体积增大约9%)。材料的 抗冻性取决于其孔隙率、孔隙特征及充水程度。材料的变形能力大、强度高、软化系数大 时,其抗冻性较高。一般认为软化系数小于0.80的材料,其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