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9:29: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教案 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掌握字词。
2.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二、教学重点
1.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2.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黑板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PPT配乐放映芦花荡景色)同学们,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古有“北地西湖”,今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白洋淀水域辽阔,视连天际,几千条水道在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里纵横交错,时开时闭。在这风光旖旎的白洋淀里,正义的洪流铸就了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大家还记得他吗?(播放小兵张嘎的图片)谁啊?——嘎子
对啦,机智勇敢的嘎子有着一身的水把式,他识破敌人奸计,救出老钟叔,火烧鬼子炮楼,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小英雄。同样,也是在这片白洋淀里,还活跃着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老英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芦花荡》,去认识一下这位老英雄。
(板书题目、作者)
二、作者、作品展示(5分钟)
1.我们来认识《芦花荡》的作者——孙犁。 (PPT出示作家孙犁的照片,资料。)
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现当代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等。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是其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
2.写作背景
《芦花荡》是孙犁的代表作,写于1945年8月。由于作者在冀中平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对这里人民的抗战生活非常熟悉。作者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帐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这里所说的就是白洋淀。这篇小说就是以冀中平原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为背景,为中国抗日根据地的人民谱写的一曲爱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孙犁自己说过的一段话,他说:“我非常怀念经历过的那一个时代,生长过的那些村庄,作为伙伴的那些战士和人民。我非常怀念那时踏过的路,越过的小溪,记得那些风雪、泥泞、饥寒、惊扰和胜利的欢乐,同志们兄弟一般的感情。”诗人艾青曾经说过: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噙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因为孙犁对白洋淀这片土地的满腔热忱与执著热爱,才有了他的《白洋淀纪事》这些充满深情的作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1.小说基础知识巩固
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呢?(小说)
(对,是小说,要学习一篇小说课文,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关于小说的一些文学常识。) (知识拓展)
(让学生简要看一下,了解)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故事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具有虚构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
小说三要素:
(1)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其中的人物呢,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而对小说主要人物的塑造主要通过以下细节来完成——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此来多方面、多角度的塑造一个全面的人物形象。
(2)情节。小说的情节主要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这里值得注意是部分小说它的高潮和结局是合二为一的。还有的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之前还会加一个序幕,对他的背景资料做一些介绍,而结尾呢,可能还会有尾声,以激发读者无限的遐想。那么这些是关于小说的情节。
(3)环境。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有的小说侧重自然环境的刻画,比如一些景物描写啊,而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一些社会大背景。
2.字词掌握(3分钟)
(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现在我们来举手抢答) (1)辨明字音:
提防(dī fɑng) 竹篙(gāo) 苇塘(wěi) 疟子(yào)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一梭机枪(suō) 蹿(cuān) 仄歪(zè) (2)辨析词义:
寒噤(因寒冷而身体颤抖) 仄歪(倾斜、歪斜)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嗯!看来同学们已经很认真的预习了这篇课文,回答得非常好)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8分钟)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在你们浏览课文的时候带着这几个关键词去看) 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 地点 →(白洋淀)
人物 → (老头儿——交通员)
事件 →(护送女孩 → 女孩受伤 → 痛打敌人,为女孩报仇)
好,相信现在大家对这篇课文已经非常熟悉了,谁可以复述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