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生死观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3:04: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论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生与死,是人类探索生命的一个永恒的命题。何谓生,何谓死,千百年来人类不断研究的这个课题,不少先圣哲人耗尽了一生,只为解开生命和死亡的奥秘。但在庄子眼中,这些却是微不足道的,他将一般人看来相当严重的生死变迁看的淡似春梦,了然无痕。本文将探索庄子的生死观,及其顺应自然的养生观。 【关键词】生与死;庄子;生死观;养生观

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然而什么是生,人为什么要生,要怎样生;什么是死,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什么样子,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谜团。在庄子眼中,生与死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在《庄子·知北游》中,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里他将人的构成归于气。气聚则人生,气散则人死。一个简单的比喻为生与死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在庄子眼中,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庄子·至乐篇》中记载了庄子回答惠施关于生死的见解:“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由此可以知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所以妻子死后,他击鼓而歌,并不哀恸,老聃去世,他“三号

而出”,不过是顺应自然罢了。既然对生死看得如此自然,庄子对自己的葬礼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庄子·列御寇》中“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在此也体现了庄子与孔子截然不同的死葬观。孔子讲厚葬,认为这是出于孝,孝敬死者是为了孝敬生者,孝敬生者是为了效忠君主,而庄子讲不葬,是因为他看破了生死。 在庄子看来,生未必乐,死未必苦。《庄子·齐物论》中描述了人生之痛苦:“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彼,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人谓之不死,奚益?”人们追名逐利一生,却不成功,劳苦疲惫却不知自己的归宿,茫然地生活于世间,多么悲哀,虽然生而非死,但这种生存有什么意义呢?既然生活至苦,人生少乐,那死也就没什么可以恐怖的了。《庄子·至乐篇》中,庄子假托自己和髑髅对话,然后借髑髅表明了自己对死以后的世界的观点:“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这里,庄子描述了一种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国君统治,没有官吏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作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所以《庄子·大宗师》里,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把生看成是一种痛苦,

把死看成是一种休息。所以,面对死亡,人们不该恐惧和悲痛,而应该高兴。这也就让我们更理解庄子的“鼓盆而歌”“三号而出”的参加葬礼方式了。

虽然庄子认为生为苦,死为乐,但庄子并没有因此寻求死,而是积极求生。他主张养生,顺乎自然,全其天守,凝其精神,不竟外物,不溺私欲。即要做到三点:顺应自然保全身性;纯粹而不杂的养神之道;不为物累。

顺应自然保全身性。庄子主张顺应事物之自然之理,而不被外在的物欲所拘泥,忘却感情而不违逆自然。《庄子·养生主》写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很疲倦了。明知如此,仍要汲汲以求地追求知识,那就会更疲倦了。做善事不能有求名利之心,做恶事不能有刑戮之若,顺着刑名之间的自然之道以为常法,就可以保全身躯,保全天性,奉养双亲,享尽天年了。

纯粹而不杂的养神之道。在庄子的养生体系中,养神是一个极重要的命题。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有机体是由“形”和“神”两部分组成。二者之中,神是本,形是末,“形得仁义,神之本也”,“神全者,圣人之道也”。《庄子·刻意》中有清楚的表达:“纯粹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