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曲《夕阳箫鼓》的钢琴演奏赏析-最新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30 19:34: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名曲《夕阳箫鼓》的钢琴演奏赏析

《夕阳箫鼓》原是琵琶文曲的代表作品。黎英海改编的钢琴曲《夕阳箫鼓》保留了原有的风格,以五声商调为 基础,在变奏中运用了各种宫音系统的调性对比,参照了琵琶、古筝、箫等乐器的演奏手法。改编后全曲共分十一段,用诗一样的意境展示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江楼钟鼓、临水斜阳、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矣欠乃归舟、尾声。

此曲在演奏之前,钢琴演奏者应进入一种深深沉思的意境之中。第一乐句是模拟由远而近,由疏而密的鼓声。此处的速度要由慢而快,力度加强后又渐渐弱去,在幽静的夜晚,这鼓声远远从江边传来。此段旋律采用了散板形式,节奏自由,是乐曲的引子,即“江楼钟鼓”。第一小串音符右手可用4、3、2指的同音轮指,2指较易在最后音上站稳,左右手都要把力沉下去,用一个长跳板完成。之后乐曲奏出了箫的旋律,这句也用一次踏板完成,右手的5个倚音与左手的和弦要连接自然。第三行一连串的双手反向琶音即是全曲的主导音型。它贯穿全曲,是使全曲各段得以统一的最重要因素。这串琶音描绘了夕阳时江面恬静的景色,要弹得流畅富有整体感。之后的两个小节要用踏板把装饰音踩到乐句中,第四行一长串音流要弹成渐强的效果,手指要主动积极,连而有颗粒性,表现出一派夕阳西下,箫鼓齐鸣的动人景象。

此时,全曲的主题音乐出现,婉转流畅,具有江南音调特点,是完整的主题呈示段。弹奏时,旋律线要鲜明,句法清晰,用指头上的“肉垫”贴键,使旋律更加连贯,它宛如波浪般进行,显得格外柔美和谐,此为第二段“临水斜阳”。弹第一个音符时,手臂整个重量都要落下去,进入音乐中,要有气韵和内涵,模仿古筝的弹拨手法,不可与后面的连奏相混,如第1、3、9小节的第一个音。右手琶音要变换音色,与旋律音稍做对比,更为轻逸。左手的分解八度下行要轻而连,像湖水般轻轻荡漾在夕阳下,这段音乐采用了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连环扣”,即前句的尾音和后句的头音是同音,这种接递手法使得音调平衡、轻盈、意境深远,令人浮想联翩。

接着主题进入了第一次变奏,前半段是主题上句的四度移位的自由模进,后半部为后尾,整段速度比第二段稍快,情绪上也较活泼,此段侧重抒情,用较为活泼的情绪进入第三段“月上东山”。需要用积极的手指动作来强化旋律线条使句子连贯,每个音都具有颗粒性。描绘出水波涟漪,明月升空的景色,在最后两小节的两次由强渐弱的颤音演奏中,渐弱要充分表现出来。这是向“风回曲水”乐段的过渡。乐曲进入主题的第二次变奏时,左手的一连串下行音模拟古筝流动的琶音,显得气氛活泼,此为“风回曲水”。弹奏时多注意每个音的清晰度,手指不能粘,不能漏音,每小节的第四、五音,由1、5指换指完成,此处要单独做左手的手掌伸缩练习,每个音之间节奏要均匀,刚开始练习时要合着拍

练。在第八至第十一小节之间,左手有两个声部且低声部是保持音,需表现出来。右手从单音主题到四度音程模拟笙的音响。单音主题时,旋律比第三段更为流畅,运用手腕使句与句之间更具联系,前7小节可做逐渐加快的处理,然后速度敲定,在14小节处,再渐慢。四度音程处,右手高声部要走出来,且速度统一,直到段尾。第五段乐曲又进入散板节奏,可稍自由处理,但不能完全脱离原谱,此段是描绘风吹花影,纷乱层叠的景象,即“花影层叠”。此段第一个音是承接上段的降a,须作渐弱再渐强的效果,左手有四处连续两个八度的琶音,要通过手掌的伸缩来达到连贯的效果,此段与前段的恬静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整段有许多气口都要通过抬腕来表现。

第六段“水深云际”。此段由主旋律变化而成,富于流动性。右手旋律要清晰,分句明显,PP处要用左踏板。从12小节起右手有一连串的带双倚音的旋律,富于生气,当低八度重复时,力度加大,把朦胧色彩变化到明亮,速度稍转快把活跃情绪推出来,随后,速度渐缓,力度渐弱,动与静的对比,衬出了游人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时的激荡之情。12―16小节中每小节用一个长踏板。此时,音乐进入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段落,右手旋律在每一行的第三小节都休止半拍,显得生动有趣,左手的下行音要快而清晰,高八度的音要弹得可爱俏皮,每行第四小节的第一、二音为同音,要连接紧凑。整小节一大串填充式的快速音流应清晰流畅,整段情绪要显得活跃、欢快。第33小节延长音要等泛音停止后,再起句,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