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讲课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40: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好资料

《专业综合基础—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浦东校区)2016年专升本考试专业综合基础的经济学部分。 二、目标设置 (一)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通过学习,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树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观念,并能够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观察问题。 (二)课程考试目标

本大纲在考试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具体含义是:

1.识记:能够了解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选择和判断。 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把握有关概念、事实、理论、分析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试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

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本课程中规定的单个或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释有关的一般的应用问题。 三、考试要求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二)考试题型

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作图分析题、计算题、论述题。每次考试不一定会出现所有的题型。各题型具体的考试要求如下:

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题干主要以陈述句或疑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备选答案是4个,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和准确性。

2.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考试目的和解答技巧类似单项选择题。只是有5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是2个或2个以上。一般来说,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大于单项选择题,多选、漏选、不选都是没有成绩的。

3.判断题。判断题是要判断命题的正误,此类问题只有“正确”、“错误”两种答案。有的题目意思表达是完全正确的,有的是完全错误的,有的是部分错误的。不管是完全错误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还是部分错误,均应判“错误”。

4.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这类题型是要求对课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描述,目的是考试学生对这些名词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准确性。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说明。 5.简答题。简答题一般是根据课程中的有关理论、观点、方法原理等,直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简明扼要地回答。所提问题在教材、课件的“课程讲解”中大多有现成答案。回答这种问题,一要抓住要点,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二要对每一要点进行简明扼要解释。 6.作图分析题。作图分析题是根据题目的条件绘出相应的经济学图形,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在绘图中,要求做到图形准确,描述简概。注意不要把相似的模型混淆。 7.计算题。计算题要求学生能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将经济学理论与高等数学的方法相结合,根据问题进行计算,步骤到位,答案精确。此题型的难度系数较高,要求列出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8.论述题。论述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与综合分析能力,它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深度思考能力,又要有分析与综合能力。学生要紧密围绕题目展开论述,要求论点清晰、观点正确,论述充分。论述题的难度高于简答题。 四、教材选用

(1)考试教材:《微观经济学》(第四版),叶德磊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参考教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尹伯成主编,格致出版社,2014年。

五、考试要点

导论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识记:(1)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稀缺性;(2)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个量分析/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个体利益最大化目标/理论多元化为发展特色 2.领会:(1)机会成本;(2)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3)经济体制;(4)经济学的分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3.应用:微观经济学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需求

1.识记:需求、需求函数。

2.领会:(1)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3)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3.应用:(1)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2)需求曲线的平移。 二、供给

1.识记:供给、供给函数

2.领会:(1)供给曲线与供给规律;(2)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3.应用:(1)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2)供给曲线的平移。 三、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识记:弹性的一般定义,包括点弹性和弧弹性

2.领会:(1)需求的价格弹性;(2)供给的价格弹性;(3)需求的收入弹性;(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3.应用:(1)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2)互补品与替代品;(3)正常品与劣等品。

四、市场均衡

1.识记:均衡价格与产量的形成。 2.领会: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

3.应用:政策影响支持价格、限制价格,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五、蛛网模型

识记:封闭式、发散式和收敛式蛛网模型的意义。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

一、基数效用分析

1.识记:(1)效用和基数效用;(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2.领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消费者剩余。 3.应用:需求曲线的推导。 二、序数效用分析

1.识记:(1)序数效用论;(2)无差异曲线。 2.领会:(1)边际替代率;(2)预算线及其移动。 3.应用:消费者均衡。 三、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1.识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领会:(1)价格-消费曲线;(2)收入-消费曲线;(3)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 3.应用:正常商品、劣等商品与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图形分析。

更多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