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7:09: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金融经济学

所在院系部 金融学院

编写人(签字) 郭文旌

(中文) 金融经济学 课程名称 (英文) Financial Economics 1.课程总学分: 3 课程总学时: 51 (课内学时: 48 实践学时: 3 ) 2.课程性质:学位课 3.适用专业:金融学 适用对象:硕士研究生 4.开课学期:学年的第一学期 5.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学、微积分、概率论数理统计 6.首选教材:《金融经济学》, 汪昌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二选教材:《Principle of Financial Economics》,Leroy and Werner. 7.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8.教学方式:讲授、相关论文讨论、实验模拟、案例分析等 9.参考书目: (1) Ingersoll,《Theory of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 (2) Huang and Litzenberge, 《Foundation for Financial Economics》 (3)Leroy and Werner,《Principle of Financial Economics》 课 程 基 本 情 况 (4)Jarrow,《Finance Theory》 (5)Cochrane,《Asset Pricing》 (6)Duffie,《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 (7)Merton,《Continuous-time Finance》,Blackwell,1990. (8) 《金融经济学》毛二万 编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年。 (9) 《金融经济学》孙立坚 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

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框架,了解前沿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国外的最新研究动态; 2.介绍资本市场的基本理论与模型:马科维茨投资组合模型、最优投资消费模型、公司的最优预算法则、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二叉树方法、课 程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Black-Scholes模型)以及期权的套期保值策略、远期与期货市场以及期货的套期保值策略、M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 3.从经济学和金融学角度了解金融商品相对于一般实际商品的特殊性,以及金融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掌握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相对于一般商品市场的均衡机制的共性与差异。 4.掌握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金融商品的未来回报的不确定性的刻划方法、处理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的定量方法、证券投资组合方法、资本资产定价的原理和无套利均衡方法、期权与期货的定价方法(包括无套利方法、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状态定价方法、随机微分方程方法)与套期保值方法等。 教学要求: 课后完成布置习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踊跃提出问题,完成相关论文的阅读任务,每人至少在课堂内做一次论文读后报告或者案例分析报告。 金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直到90年代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金融经济学家,这表明金融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迄今为止,要弄清金融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仍然很困难。 1、Brian kettell在《金融经济学》一书的前言中指出:“我们将金融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管理学中涉及金融市场的那些方面......(它)主要关心投资者在不确定性市场中建立投资组合时如何建立所需要的确定资产价格的模型。”这表明,Brian Kettell是从金融市场如何确定资产价格这个角度来认识金融经济学的。2、在西方金融学的教学体系中,金融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经济学还包括高级资本市场理论、高级公司财务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内容,如数理金融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而狭义的金融经济学则着重讨论金融市场的均衡建立机制。 3、金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是否还能完全指导所有的经济主体(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在参与金融活动中所做的决策。它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发展了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以此思想来观察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金融交易过程中所蕴涵的经济学的普遍规律。 课 程 概 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