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七年级数学下册 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学设计 (新版)青岛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4:36: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与平行线的意义。

2.掌握平行线的画法,灵活运用绘图方法画图。 3.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做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及其画法。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用游戏棒当作两条直线(教师把两根游戏棒洒落在桌面上)可形成多少种图形? 活动:学生操作、互相交流、摆出两直线构成的位置关系。 展示:

设置这一情景,与学生的动手能力紧密相关,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二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体会空间想象能力,体会两条直线构成的位置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分类:把上图分类,再小组交流。 得:

归纳:什么叫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合作交流:

命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举例:生活中那些图形也是平行的?

质疑:书上为什么说“在同一平面内”?——列举实例,理解概念。 记法:想一想最好用什么符号?——“//”。如:AB//CD,或CD//AB

练习:下图中那两条边平行的?用符号表示出来。

我们还可以利用平行线的定义画平行线 谁能到黑板上给大家画一组平行线?(指名画)

这样画可以吗?这是大家凭感觉画的平行线,那么怎样才能画出符合要求的标准的平行

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线?这就需要用到工具和画平行线的具体方法。 3. 动手实践,探索方法。

(1)想一想,你能用哪些方法画平行线?把想到的这些方法,把互相平行的线

画在纸上。

(2)交流汇报:你们是用哪些方法画平行线的呢? (3)小组合作研究如何画平行线。 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派代表边说边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画平行线。

其他小组有补充吗?还有问题吗?指小组说(一共两个组发言就差不多) 谁再来说说如何画平行线。(第一步,……) 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 同位互相狡换,想办法验证同位画的是否是平行线? 谁来说你是怎么验证的?(交流方法)

我们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试着再来验证一下同位画的是否是平行线。

你们感觉再画平行线时应该注意什么?(让学生简单说说) 4.精讲点拨:

教师板演平行线的画法并总结方法

总结一下这几条可以概括为8个字。板书:画线、靠紧、平移、画线. 教师示范。 例1

1、能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吗?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思考总结:

平行线的定义是画平行线的依据,根据平行线的定义拓展出平行线的画法,要在动手过程中体会画平行线的步骤,熟练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借此深入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4.巩固拓展

通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再过直线外一点画出它的一组平行线。 (三)学以致用: 1、巩固新知:

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1)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2)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3)叙述平行线的画法 2、能力提升:

(4)画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正方形。 (四)达标测评: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②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 ③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④直线A是平行线,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 ) 2、已知直线AB 和 外一点P ,过点 P画直线CD ,使CD∥AB 3、利用平行线的画法,画一个正方形,表示出互相平行的直线 五、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①三角尺的一边与已知直线重合;②将直尺与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紧贴在一起;③沿直尺平移三角尺至给出的点;④沿三角尺的直角边经过点画线,这样就得到一组平行线了。) 六、作业布置: 1、9.2课后练习

2、反思:补充完善自己的数学成长记录,感受自己的点滴进步 七、教学反思:

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