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9:15: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Research)
选择《哈佛教育评论》主要原因为:
第一,时间跨度的原因。 第二,收集资料的难易程度。 第三,《哈佛教育评论》自身的魅力。 二、研究方法
1、统计范围的说明 2、统计主题的说明 3、主题入选的优先等级说明
表2:主题入选的优先等级说明 4、统计结果的展现 三、结论和启示 (一)结论
1、教育研究价值取向的重心转移:由“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
1960年之前的教育研究特别注重以教育哲学为基础的学科本位研究;
1960年之后的教育研究则越来越体现出了“问题本位”的研究趋势,突出地表现为对教育政策研究的关注。
2、教育研究范围重心的转移:由“教育内部”到“教育外部”。 1960年以前的教育研究主要关注“教育内部”研究;
1960 年及其以后的教育研究开始对社会充满了兴趣。教育研究不仅表现出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且也很注重社会的参与。教育研究的这个发展趋势是与教育研究自身需要和社会需求分不开的。 3、教育研究目标的重心转移:由“教学客体”到“教学主体”。 1970年以前的教育研究关注“物”的层面,注重教学研究。
1970年之后的教育研究则突出地表现为对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关注。 (三)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启示。
其一,教育研究要有问题意识,注意以问题为核心带动教育研究; 其二、关注教育外部研究,促进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 其三,教育研究要关注教学主体研究。 第八章 行动研究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一)行动研究的意义 1、对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解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一词首先由社会心理学家Lewin于1940年代提出。
(1) Kemmi与McTaggart认为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自我反省的一种形式,参与者为实际工作者,其目的在于促发社会的合理性与正义感,帮助研究者对于工作实际的了解,使实务工作实施能更有成效;
(2)Elliott (1991)则提出行动研究是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以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品质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的研究取向;
(3)陈伯璋认为行动研究是指情境的参与者基于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有系统的研究,以讲求实际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4)蔡清田则从实务的观点来看,认为行动研究是实务工作者所进行的研究,因此实务工作者在工作情境下,除了能对实际的问题加以改善和解决,更能借由研究促进知识的增长和自我的提升。 所谓的“行动研究”是指“由实务工作者将实际的工作情境和研究相结合,以改善实务动作为目的,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改进实务工作,并获得专业的成长和提升”。
所谓的“教育行动研究”则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务工作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目的在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 因而,“教育行动研究”与其说是一种“教育研究”,实际上更应说是一种“教育实践”的过程 (二)行动研究的目的
1、国外学者Elliott(1991)认为行动研究是社会情境的研究,主要在改善社会情境; 2、Cohen与Manion将焦点置于教育领域,指陈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有五项:
(1)行动研究是一种手段,对于在特定的情境下所诊疗出来的问题,给予治疗,或是改善某一种特定的环境。
(2)行动研究是一种在职进修的方法,可以提供教师新的方法,使教师增加分析及自觉的能力。 (3)行动研究将变通的、革新的方法用在现行教育体制当中,是一种工具,在于改革教育的环境。 (4)增进教师实务工作和学术研究之间的沟通,使研究能提供实际的状况解决的办法。 (5)行动研究可以提供有别于传统科学研究的问题解决方法。 3、台湾学者蔡清田指出教育行动研究可以达到增进教育实务工作者因应教育实务工作情境问题的能力、增进教育实务工作者的专业理解及协助获得“教育实务工作者即研究者”的教育专业地位三种目的。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可以归纳出行动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 (1)缩小理论和实务的差距,矫正传统学术的缺失。 (2)发现实务工作的问题,改善实务工作的情境。
(3)促进实务工作者的专业成长,帮助实务工作者成为一位能够独立从事研究的行动研究者。 二、行动研究的发展与取向 (一)行动研究的发展 (二)行动研究的三种取向
1.行动研究的技术取向 2.行动研究的实践取向 3.行动研究的解放取向 三、行动研究的特点
(一)研究者兼具研究者与行动者的角色 (二)行动研究以实务问题之解决为主要导向
(三)实施过程兼具研究、行动两大面向 (四)对象或问题具有特定性,结论亦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的改进 (五)行动研究重视研究者的自我反省 四、行动研究的类型 (一)个人行动研究
1.研究目的与过程 2.外部支援 3.读者 (二)协同行动研究
1.研究目的与过程 2.外部支援 3.读者 (三)全校性行动研究
1.研究目的与过程 2.外部支援 3.读者 五、行动研究的历程模式
(一)Lewin的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模式 (二)Kemmis的行动研究循环模式 (三)Elliott的行动研究循环模式 (四)Ebbutt的可回复性历程模式
(五)Altrichter, Posch与Somekh之自然螺旋模式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寻找问题
(一)一个兴趣:例如尝试某种想法、发展一个教学方法或是以思虑更周详或更具经济效益的方式来处理例行责任性的工作。
(二)一个困难:例如要改善一个困境、解决一个问题,或是改善缺失。 (三)一个“不明”的情况:通常始于课堂上的突发状况与无法解释的事件。 二、厘清问题
(一)与具批判性的朋友对话,或寻求学者专家的帮助。
(二)除了通过对话、书写外,更可利用图表、列清单与排序等方法来加强对问题情境的理解。 (三)间自己事情是否能不一样?是否能用另一种方式解释此情境? (四)这项研究和发展活动将影响哪些人? (五)需要向谁咨询,以获得最大的成功机率?
(六)有何种社会政治决定因素和问题相关?此一情境是如何发生的?在此情境中的事件、背景因素、个人的行动间有何关联?
三、发展行动策略并付诸实践 (一)资料搜集方式 (二)资料分析方式 四、评鉴
(一)在进行行动研究评鉴与回馈修正时之要点
1.教育行动研究的结果重要吗?对谁重要?为什么重要?你喜欢这种结果吗?
2.行动研究有没有造成实际的改变与影响?这种改变是有价值的教育改变与进步吗? 3.研究者是否通过教育行动研究获得专业成长?
4.教育行动研究是否具有正当性?是否合乎教育实务工作者的专业伦理? (二)效度检定考核的要点
1.你所宣称的主张与各种假设是否有冲突对立之处?还有其他假设的可能性吗? 2.研究者所提出的证据是否足以支持主张宣称,以便进行充分而适当的解释? 3.研究者的研究伙伴或专业同仁支持研究者的主张或证据吗? 4.研究者是否可以根据其证据与研究发现,进行专业论辩? 五、撰写报告
书面报告应至少包含下列部分:
(一)相关文献资料(学术文献、教育行动研究文献及其他文件)。 (二)所有使用的方法、技术、行动策略的设计与执行。
(三)研究的发现,包括观察(评鉴)结果、反省辩证过程,以及在教育行动研究中可能发现的“意外收获”。 (四)结论与意义,特别是对其他教师教学实践及后续教育行动研究的启示。 教育行动研究报告中须包括的项目: (一)你所关注的是什么?
(二)为什么你关心?你如何呈现你认为需要去进行研究的证据? (三)你可以做些什么? (四)你做了些什么?
(五)你提出什么证据来证明你的行动和其影响?
(六)你从证据中得到什么结论?你如何判断其有效性? (七)如何显示你关心你的判断是合理且正确? (八)你如何修正你的实务工作? 第三节 教育行动研究的应用 就台湾来说,以“行动研究”搜寻1996年至2001年台湾国家图书馆之博硕士论文资料库中“关键字”与“摘要”部分,共得教育类别之论文136篇。 研究主题约可分为七类:
一、课程发展/课程研究:如乡土教学课程发展与实施,与“认识特殊需求儿童”的社会科课程设计等。
二、教学法/学习策略:各种教学策略,如《以合作学习教学法改善学生对高中物理的解题能力及学习态度之合作》
三、教师进修成长:教师各种专业成长途径的成效或是对教学环境的适应,如《学校本位教师专业成长之研究:以一所国小周三进修为例》
四、教师自省/态度:教师对教学的自省或认知,如《解开“生气”的锁链:一个小学女老师的探索、实践之路》 五、学生态度/认知:学生对教学或各种议题的态度认知及改善方法,如《数学教师降低国中学生数学焦虑之行动研究》
六、班级经营:如《学习型班级经营之协同行动研究》。
七、评量:各种评定学生学习情形的方式,如《国小一年级数学领域实作评量之行动研究》第四节 行动研究的优点与限制
一、行动研究的优点
(一)被研究者的主体价值重获重视 (二)实务工作者的自觉意识增进 (三)具有即刻反省性
(四)理论与实务差距的缩短 二、行动研究的限制
(一)研究所需心力是过重负担 (二)资料公开困难
(三)研究者同僚感觉被侵犯
(四)研究者不够自主,过度依赖专家 (五)外部支援不足 1.行政方面 2.学术界方面
(六)研究成果过于微观,并难以推广运用至其他情况 第五节 行动研究的实例分析 张世睿硕士论文
《国小STS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之行动研究》 一、为何采用行动研究为探究的方式?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者背景、对象 (二)研究设计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者在自身工作环境当中,找出所要研究的起始点,所以试行STS的教学活动,以A,B两班为研究对象。
第二阶段:研究者从对于自己本身的研究历程当中不断地检讨、反省,并且与专家、学者和同挤进一步讨论,厘清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因此在第二次循环,改以C,D两班为教学对象,研究者并持续自己进行反思和搜集学生资料的工作,作为改进教学行动的依据。
第三阶段:研究者对于教学情境上不断的分析,并且也搜集学生学习的相关资料,提出可行的行动方案,并且将行动方案实际实施在情境当中,在此一阶段中,研究者以“小组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所遭遇的困难,研究者仍不断地反思。 第四阶段:行动研究实施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其中研究者本身的不断的反省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者必须在不断循环的研究过程当中,厘清问题并且发展可行的行动策略。因此研究者对于STS的教学活动和分组合学习的方式进行改进,针对前面所面对的困难,提供改进的方案,不断自省,构思下一个教学行动。 三、资料搜集与分析
(一)学年教学研究会议记录。 (二)教学资料。
(三)观察记录与录影。 (四)学生晤谈录音带。
(五)与班级导师和同事讨论的录音带转录稿。 (六)研究者自己的反省札记。 (七)学生的文件资料。 (八)合作技巧量表。 (九)回馈意见调查等。 四、研究者的检定与反思